第(1/3)頁 朱慈烺決定就防務問題和重臣商議一番。 參與這次密議的只有兵部尚書路振飛、禮部侍郎文安之兩人。 二人入宮后便乘坐朱慈烺特賜的肩輿一路行到乾清宮。 乾清宮東暖閣里燒著十幾盆炭爐,十分溫暖。 二人面君行禮后朱慈烺賜下錦墩,命二人坐下敘話。 這也是朱慈烺的一個習慣,在和親信交流時習慣于都坐著。 文安之和路振飛早已習慣了,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是二人屁股皆是只沾了錦墩小半邊,腰桿子挺得比值。那如坐針氈的模樣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朱慈烺沉聲道:“徐州總兵高杰大破東虜,擒偽總兵祖可法,功勞甚大,朕已經核準了他上報的有功將士名單。” “陛下賞罰分明,大明將士必為陛下效死命,大明中興在即!” 作為兵部尚書,北伐這件事涉及到路振飛的業務工作,朱慈烺方才那句話他是必須得接的。 朱慈烺對于這樣的片湯話并不怎么在意。他召二人來是商議應對滿清的總體防務的。大戰一觸即發,必須盡可能的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安排好。 他微微一笑道:“本兵覺得東虜下一步會先打哪里?” 路振飛神情一滯,隨后起身朝掛在墻面上的皇明輿圖走去。 這副輿圖繪制了大明兩京十三省全部轄區,路振飛走到山東德州的位置點了一點道。 “陛下,以臣之愚見,東虜必先取德州。” 朱慈烺饒有興致的問道:“本兵何出此言?” “陛下請看,山東與河南、北直隸毗鄰,不論從哪個角度看對東虜的威脅都極大。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東虜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朱慈烺輕點了點頭。 “為何本兵認為東虜一定先取德州?” “陛下,若是沒有半年前的德州之戰,東虜確實沒有必要一定先取德州。但那次德州大戰,東虜敗的太慘了,九酋如果不先拿下德州找回面子,怕是東虜內部都會對他口誅筆伐。” 路振飛的分析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