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眾朝臣見朱慈烺想要冷處理此事,頓時坐不住了。 皇帝當他們是傻子嗎?這簡直是對他們赤裸裸的侮辱! 最終經過一番合計,一共一百三十六名官員來到左順門外哭諫。 偏偏朱慈烺這個時候正在文華殿聽大儒閣老們講課,剛一下課就聽說了這一噩耗。 這幫文官真是毒辣,在哪里哭諫不好偏偏選在了左順門。 要知道左順門可是回宮的必經之路。 繞是不可能繞開的。 朱慈烺要想回宮,就必須面對這些哭諫的官員。 此前朱慈烺從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可如果看看歷史就會發現這種事情毫不罕見。 遍觀青史,論給皇帝找不痛快的本事明朝文官絕對可以排在第一。 一言不合就犯言直諫,引經據典把皇帝噴的體無完膚。 最有名的便是海瑞。這位仁兄曾經給嘉靖皇帝上過一份奏疏,把嘉靖帝噴成了千載難遇的昏君。 嘉靖帝恨得牙根發癢,當即命人把海瑞下獄。 可他知道如果自己殺掉海瑞只能爽于一時,卻會留下一個無道昏君的罵名。而海瑞則會因為死諫名垂青史。 這樣的賠本買賣嘉靖帝這種聰明人自然不會去做。 所以嘉靖帝只把海瑞投入大牢讓他吃牢飯,而并沒有殺他。 嘉靖帝死了之后,繼任的隆慶帝立刻把海瑞放了出來。海潤也因此成了所有直臣的偶像,雖然吃了一段時間牢飯但著實不虧。 當然海瑞絕不是文官犯言直諫的開端,只不過這位罵的太狠,太出名了。 一開始文官們可能還是奔著解決問題去的,可久而久之他們發現皇帝真正有問題的時候并不算多。大多數情況下皇帝還是挺靠譜的。 可他們不能不犯言直諫啊!這可是撈取名聲的絕佳機會。 所以他們變成為了噴而噴,為了罵而罵。 皇帝卻慘了,明明什么出格事都沒做卻得平白是被罵。 你說你罵的輕些也就算了,偏偏罵的那么狠那么毒,叫人實在難以接受。 一般人被罵了還要回罵還嘴呢。皇帝是天子,自然和一般人不太一樣。 皇帝處理犯言直諫的臣子一般直接動手。 當然不是皇帝親自動手,而是由錦衣衛大漢將軍代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