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很多人就是為了沽名釣譽,留名青史,一味的賣直犯言直諫。 皇帝又不欠你們的,忍無可忍之下自然就會用暴力手段。 朱慈烺現在就必須做出抉擇。 這么多文官堵住宮門,哭天喊地個不停,也太不吉利了。 他們不要臉朱慈烺還要臉呢。 經過一番初步的調查,東廠的人奏報說參與左順門哭諫的都是五品以下的京官,并無大小九卿、六部內閣要員。 朱慈烺不由得冷笑。 果然是一群為博出名不要命的主。 真正的大佬都知道有幾樣事絕對不能亂摻和。 首屈一指的便是皇帝的家事。 看看歷史吧,萬歷立儲,嘉靖認爹。 哪一件不是鬧得驚天動地,最終鬧事的臣子都被狠狠廷杖,很多人當即被杖斃。 但若是細細的篩查,卻會發現這其中卻沒有太多的高品級官員。 因為這些高品級官員往往都上了年紀,官場經驗、人生閱歷豐富,知道這是皇帝的逆鱗絕對不能拂逆。 這種強出頭的傻事就留給愣頭青們去做好了。 而這一次,文官們做的更過分。他們等于直接罵朱慈烺是不孝子,比罵嘉靖和萬歷的那套說辭更誅心。 朱慈烺若是忍了這次,今后便會有更多文官蹬鼻子上臉。 是以他絕不能忍。 這些人想靠著踩朕出名上位?真是太年輕了! 朱慈烺當即下旨給錦衣衛,命其將左順門外哭諫的文官全部逮拿至午門執行廷杖。 既然這些人找死那朱慈烺就成全他們。 天子的權威絕不能以這種方式被文官挑戰。便是為了抗擊滿清,朱慈烺也必須做到說一不二,乾綱獨斷。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