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廷杖是殘酷的,一輪下來文官們皆是掉了一層皮。 劉道也最慘,被生生打斷了兩條腿。 他吃了暗虧可沒地方說去。畢竟行刑的是錦衣衛(wèi),監(jiān)刑的是東廠廠公,下旨的更是天子。 這種官司找誰去打?誰又敢接? 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畢竟這都是他自找的。 行刑結束后,錦衣衛(wèi)校尉們抬來許多門板,把受刑的犯官全部拖到了門板上,然后兩人一組抬起門板往外走。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廷杖過后受刑人是不可能走的動路的。 當然錦衣衛(wèi)最多把受刑犯官抬到皇城門外。 一般情況下都有犯官的家眷、仆人來接人。別管是用馬車還是轎子,總歸能把人弄回去。 至于沒人來接的,錦衣衛(wèi)也不會再管,因為他們的職責已經(jīng)完成。 馬利要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奏報給指揮使,再由指揮使奏稟天子。 ... ... 朱慈烺接到錦衣衛(wèi)指揮使趙信的奏報后輕點了點頭。 這次廷杖的效果還是很顯著的,至少短時間內(nèi)應該不會有人再因為朱慈烺招降順軍余部的事情犯言直諫了。 犯言直諫本身并沒有什么,可怕的是耍流氓。 偏偏文官十分擅長這點。 文官真正耍起流氓來是六親不認,且品級越高甩流氓的本事越強,手段越高端。 還好這次左順門哭諫的文官中沒有這種老流氓,不然朱慈烺還真的不好應對。 無論在什么時候國家的穩(wěn)定都是最重要的。朱慈烺可以因為東林黨貪污、勛貴謀反而大開殺戒,卻不能因為臣子們勸諫他棄用順軍余部而揮下天子劍。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次文官集團占著理,至少以這個時代的評價標準來看確實是如此。 大明以孝治天下,天子更應該作為表率。 朱慈烺重用順軍余部在士大夫看來就是不孝,是與儒家的那一套思想相違背的。 朱慈烺當然有他的理由,本來南明現(xiàn)在的實力就比滿清弱,要是在這個時候強行內(nèi)訌,恐怕真會像原本歷史那樣被滿清各個擊破。 不過這個理由朱慈烺又不能對天下人說,不然恐怕他的稱號除了圣天子以外,還要加上一項“未卜先知的白胡子老爺爺”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