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漁民靠自己流下的汗水,海寇卻是靠劫掠船主的鮮血。 劉有亮是一個老老實實的本分人,加入倭寇就意味著他要放棄自己的良知,放棄結發妻子,放棄兩歲多大的孩子。 而這一切都是他所珍視的,是他活下去的動力。 但他也知道如果他拒絕入伙,倭寇絕不會放他活命。 在海上處死一個人十分簡單,綁上雙手雙腳扔到海里去就好。 最終劉有亮在生與死的抉擇中選擇活下去。 加入這伙兒倭寇后劉有亮很快就參與到一次劫船行動中。 為了考驗他的忠心,倭寇頭子命他將截獲船只中一名海員的腦袋生生割了下來。 因為刀很鈍,劉有亮足足割了十幾下才把人頭割下,之后他當即嘔吐了出來,連著兩天吃不下去東西。 但從此之后劉有亮也算是納了投名狀,成為這伙兒倭寇的正式一員。 人心底的惡念一旦被激發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劉有亮從一開始的那個淳樸善良的漁民變成了兇狠殘暴的海寇。 時間久了人的欲望也會隨之膨脹。 劉有亮漸漸不滿于只給別人打下手,他想要扯起一面旗子單干。 有了野心劉有亮便暗中串通一些有同樣想法的人,商議逃走的事宜。 這伙兒倭寇一共有四五艘常用船,都停靠在一處私港中,只有補給淡水食物時才會入港停靠。 劉有亮便利用這個機會將管理私港的人灌醉,從而趁著夜色跟幾十名海寇將一艘船駛出了私港。 他們知道倭寇發現有人偷船逃走后一定會派人來追,故而顧不得夜色漆黑拼命航行。 一連航行七八日后劉有亮等人才敢暫時放松下來喘上一口氣。 而就在這時他們發現了小月島。 這個島位于登州海岸外一百多里,位置極為隱蔽,劉有亮等人也只是偶然間才發現。 他們相信倭寇一定不會發現此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