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咋的,他們還真的準備給明軍做卒子賣命?” 張獻忠瞪圓了眼睛道。 “父皇,兒臣以為只要咱做好了自己,不管對手是誰都不用怕。” 張可望對大西軍現在的戰斗力是很有信心的。加上他大力推行的軍屯制度,至少在短時間內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吃的問題。 “嗯,是這么個理。不過韃子在北面虎視眈眈,東邊又來了這么一支明軍,咱是腹背受敵啊。” 張獻忠戎馬倥傯了大半輩子,對于形勢分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他看來大西軍如今必須早做決斷,要么全力擊潰其中一方,要么干脆率部轉移。 不管是哪一種難度都是不小。 “父皇,定國前些日子跟兒臣偶然提起,說想要提兵攻打云南,您看?” 打云南? 張獻忠愣了一愣。 這是他從未想過的事情。 “你怎么看?” “稟父皇,兒臣以為這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如果要盡遣大西軍主力攻打云南張可望是不同意的,因為如此一來他們便沒了退路,除了破釜沉舟別無他法。 而如果只是派出一只偏師做試探性進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云南的土司不比四川的少啊。” 張獻忠感慨道:“即便拿了下來怕是也不好治理。” 西南云貴川基本都面臨土司眾多這一難題。別說是張獻忠了,便是大明朝廷也為此傷透了腦筋。 就說萬歷年間,朝廷派大軍平定播州楊應龍叛亂,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雖然最終朝廷獲勝,播州也改土歸流,但國庫存銀大量消耗,大明國力也漸漸衰弱。 朝廷能滅了一個楊應龍卻滅不了所有土司。 張獻忠自然也不行。 別管是誰,要想在云貴川任何一地長期統治,都要和當地眾多的土司合作。 “這樣吧,望兒,你且先不要跟定國說。咱老子找個機會親自跟他聊聊。” “兒臣遵旨!” 孫可望雖然心中十分失望,卻還是雙手抱拳領命道。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