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清軍的鳴金收兵使得臨清城中的明軍可以稍稍松一口氣了。 雖說清軍并沒有直接威脅到城頭,但幾次投石機拋出的石塊還是把高杰等人驚出了一身冷汗。 尤其是其中一塊石頭差點砸到了天子。 若是大明皇帝陛下真的被砸到喪命,高杰怕是萬死難贖其罪了。 事后他越想越怕,便帶著一幫將領哭諫,請求天子無論如何要移駕行宮。 朱慈烺微微感到一些驚訝。 要知道,哭諫一般是文官的路數。大小九卿、科道言官最是精通此道。想不到高杰這樣的武將竟然也學會了。 不過細細想一想高杰等人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戰場之上兇險萬分,朱慈烺待在那里明軍就必須分出人手來保護他。 而且有些突發情況是讓人猝不及防的。就比如那次清軍投石機拋出的石塊,若是再錯位一些朱慈烺怕真要出事。 人是不能一直相信運氣的。 哪怕是皇帝。 朱慈烺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天子受命于天都是唬人的鬼話。他與其他普通人一樣受了傷會流血,自然也可能會死亡。 若是在戰場上因為意外而死,那對于整個大明朝來說絕對是一場天崩地裂。 好不容易趨于穩定的朝堂肯定又會變得風起云涌,各路勢力站隊支持藩王,內耗不止血流成河... 光是想一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朱慈烺當然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前世的歷史已經說明,要想對抗滿清必須有一個絕對權威的天子,說一二二的朝廷。 朱慈烺也在反思自己,他的一時頭腦發熱可能會帶給大明災難。 當然,鼓舞士氣的效果已經達到。接下來的時間朱慈烺大可以在行宮坐鎮。 這樣更為安全,也有利于明軍的發揮,使得他們不必為了保護朱慈烺而分神。 其實只要朱慈烺在城中,明軍就會爆發出超常的戰斗力。 從士氣上講,明軍更是壓過清軍許多。 在行宮中休息時朱慈烺倒是對這一路清軍的統帥勒克德渾起了濃厚的興趣。 在原本歷史中,勒克德渾被描繪成了一個百勝將軍的形象。 這位多爾袞的死黨和多鐸一道為滿清鼎定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