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韓平心里咯噔一聲。 媽呀,自己怎么挑了這么一個倒霉時候。縣尊大老爺心情不好,他偏偏趕在這時候來復命,那不是老壽星上吊——活的不耐煩了嗎? 他頓時就想打退堂鼓。 “要是這樣的話,要不小老兒我先告退了,等縣尊心情好一些了,我再來拜見。” 這話一出口,那衙役頓時吊著一張臉責斥道:“他娘的,你以為縣衙是什么地方?菜市嗎?還他娘的想來就來?咱已經替你稟報過了,你要是跑了咱不得被大老爺狠狠責斥一通。” 韓平被嚇得不淺,下意識的一縮脖子道:“那,那我去還不成嗎?” 那衙役哼了一聲道:“這還差不多。動作麻利點,讓大老爺等久了有的你受。” “哎,哎。” 韓平應了兩聲,連忙邁步跨過門檻進入縣衙。 他此前來過幾次縣衙,故而對縣衙的結構還算了解。 一路穿庭過院來到后院,韓平走到了縣令的書房前。 本縣的縣令姓尹,名仲年,今年四十三歲。 要說這位尹縣令還是頗有才學的,當年科舉名次也是二甲靠上。只是似乎他的官運不太亨通,在官場混了十來年還是個七品縣令。 一連換了幾處地方都沒有做出政績,吏部的考評永遠都是中等或者中上,想要獲得晉升實在是太難了。 這是尹縣令在昌樂縣的第二年,要是再作不出什么政績,恐怕又是免不了平調流官的命運。 故而尹仲年對朝廷這次推廣土豆、紅薯十分上心。 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若是能夠抓住機會,他的命運或許就會得到改寫,升官根本不是問題。 故而尹仲年一開始是信心滿滿,準備卷起袖子大干一場的。 可是真正做起事來他才發現是千難萬難。 首先本縣百姓都習慣于種植麥子、高粱。 突然之間讓他們種植土豆、紅薯,他們心里是不樂意的。 雖然官府對這些種植土豆、紅薯的村民給予了減免賦稅的政策,但大多數村子的村民還是不愿意。 其次,按照朝廷給出的種植周期,現在種植土豆、紅薯稍稍有些晚了。 土豆的話可能還好一些,紅薯的話恐怕趕在入秋前都不一定能收獲。 這種情況下,村民們不愿意種植也是在情理之中。 可這一連六七個村子的里長都說自己村子的村民不愿意種植也太邪乎了點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