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灌鋼法-《網游之全球在線》
第(1/3)頁
送走黑曼巴蛇,歐陽朔回到侯府。
從京都回來,宋佳已經返回東籬劍派,偌大的侯府,空蕩蕩的。
倒是冰兒已經放學,小丫頭乖巧了半年,終于可以放風,這個時候,不知道帶著小黑和小白,跑到哪里野去了。
小丫頭現在可有主意,再不會整天粘著他這個哥哥。
喝了點酒,歐陽朔有些頭暈,干脆回到書房,小憩一會兒。
下午,歐陽朔帶著兩名親衛,前往七號研究所。
眼見就要到年底,歐陽朔也想了解一下,半年來,七號研究所出了什么成果,對研究所的日常工作,歐陽朔基本沒有干預。
位于東區的七號研究所,是一座石制小樓,建筑風格跟旁邊的煉金作坊有些類似,研究所后面,還有一大片空地,用于進行各類試驗。
孫小月的爺爺孫老,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北海造船廠,研究所平時主要由煉金師瑪格努斯和熱武器大師劉默主持,目前的主攻方向,就是煉鋼技術。
研究所的工作,顯然讓瑪格努斯很興奮,見到歐陽朔,熱情地說道:“哦~~領主大人,歡迎,歡迎!”說著就要上前擁抱歐陽朔。
跟在歐陽朔身后的親衛,立即上前,左手按刀,擺出一副防御架勢。
瑪格努斯見此,訕訕一笑,此時的歐陽朔,早已不是當初的小領主。
“劉默在嗎?”歐陽朔很久沒見這位結拜大哥。
瑪格努斯到底是西方人,性格開朗,對方才的尷尬情景,只是一笑而過,笑著說道:“劉在試驗場,試驗剛研究出來的煉鋼技術。”
“哦?煉鋼技術已經成型了嗎?”歐陽朔喜出望外。
“當然!”瑪格努斯有些得意。
“走,一起去看看!”歐陽朔有些迫不及待。
中國古代煉鋼技術,始于春秋戰國時期,主要有滲碳和脫碳兩種方法。隨著鋼制品需求的增加,熟鐵塊煉法和生鐵脫碳煉鋼均不能滿足要求。在西漢后期,出現了“炒鋼”技術。炒鋼技術的發明,使得百煉鋼技術進入成熟階段。
工匠把精鐵加熱鍛造一百余次,一鍛一稱一輕,直到斤兩不減,即成百煉鋼。魏晉時期,是百煉鋼技術的鼎盛時期。
南北朝時期,煉鋼技術又獲得跨時代的突破,發明了“灌鋼”冶煉法。
灌鋼法同時兼用生鐵和熟鐵兩種原料,利用生鐵含碳量高,比熟鐵熔點低而先溶解的特點,把兩種原料配合在一起加熱,讓先溶解的生鐵液作為滲碳劑,灌注到疏松的熟鐵間隙當中,使熟鐵的含碳量升高而成為鋼材。
隋唐時期,灌鋼法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
宋明時期,隨著冷鍛技術和淬火技術的發展,鋼材種類和性能,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當時的煉鋼技術,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可惜到清朝之后,由于清王朝閉關鎖國,中國的煉鋼技術一直停滯不前,再沒有獲得突破,最后被西方國家趕超,迎來一段屈辱不堪的歷史。
七號研究所復原的,便是隋唐時期的灌鋼法。
作為熱武器專家,劉默對中國古代煉鋼技術了如指掌,再加上藏書樓中就藏有記載各類煉鋼技術的《夢溪筆談》和《天工開物》等著作。
即便如此,復原灌鋼法也是一路坎坷。
七號研究所歷時半年,經過反復的嘗試和試驗,才終于將灌鋼法研究成型。不然怎么說技術手冊珍貴呢,如果有一冊現成的《灌鋼法技術手冊》,何須這樣苦苦試驗,直接就能掌握詳細的配比和火候。
后院,立著一座巨大的煉鐵爐,周邊還有一整套的配套設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双辽市|
合川市|
湘潭市|
二手房|
普格县|
法库县|
江西省|
黔江区|
晴隆县|
宣化县|
左权县|
康保县|
柳林县|
垦利县|
梁平县|
桂林市|
台江县|
礼泉县|
河曲县|
林甸县|
庆元县|
桂东县|
林周县|
济宁市|
秦皇岛市|
河间市|
新乐市|
镇远县|
高青县|
阜城县|
湖州市|
凤城市|
吉隆县|
多伦县|
北宁市|
肥西县|
富民县|
台东县|
邵阳市|
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