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你不是嵇康,那你究竟是誰?”鐘會問出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在下乃嵇先生的弟子,趙至。”趙至取下頭上的繡帽,拾起扔在地上的半臂錦,恢復了自然的狀態,是一個年輕俊朗的少年郎。他對鐘會施禮道:“家師入山云游已好幾日,今日不在家中,方才多有得罪。” 鐘會回禮道:“無妨,你方才所說的,恰是我心中所想。縱然當世之人皆以陰柔的男風為美,嵇先生也絕不會同流合污的。你方才一番演繹,惟妙惟肖,不愧為先生的高足,鐘某佩服!” “不敢當。” “不知嵇先生何時歸家?” “多則一個月,少則三五天,我也不能確知。”趙至又施了一禮,隨后禮貌地看著鐘會,并無繼續交談的意思。 鐘會相當識趣地道:“今日叨擾了,待先生回來后,煩勞將鐘某拜訪求見之事轉告。” “在下自當轉告。”趙至說罷,做了個送客的動作,抱著琴轉身進屋而去。小童子上前把剛才鐘會弄翻的小矮幾、蓮花香插等收拾起來,隨后關上了籬笆圍欄。 鐘會看著房門再次緊閉,心中悵然若失。 “果然夠高冷,”孟錦華對高士袗嘀咕道,“嵇康的徒弟都這么高冷,真不知道他本人會是怎樣清冷的感覺了……” “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曾說,‘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雖然有些夸張,但足見嵇康超凡脫俗的氣質。”高士袗道。 “這樣一個人,和陰柔、病嬌實在沾不上邊。” 兩人說著,見鐘會又坐上了馬車,隊伍調轉頭開始行進。 “他不會要回洛陽城吧?” “不知道,畢竟嵇康不知何時回來,朝中事務繁忙,鐘會也許不會留在此處干等。” “那我們怎么辦,還要跟著他回去么?”錦華猶豫起來。 “我以為還是跟著他為好,畢竟此處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我們無處容身,況且也還沒找到衣裳的線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