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錦華吐了吐舌頭,小聲道:“看看,這就是你們古人的規(guī)矩和禮法……”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但衣裳尺碼的事,我們還得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錦華嘆氣道,“我知道在你們古代什么都慢,歌詞里不是說了么,車,馬,郵件都慢,一輩子所見的人也不過就那么幾個,可是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不是這樣的,世界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再不做決定的話,恐怕等我們回去之后黃花菜都涼了!” “我現(xiàn)在沒功夫考慮這些,還是先想想怎么救鳳娘要緊。”他岔開話題道。 “又在逃避……那你說,如果給你一塊同樣大小的漢白玉,你憑借記憶能夠把它雕刻成那塊霞帔墜子的樣子么?” “雖然我記得上面的圖案,可以勉力一試,但是要雕刻出那樣的精品,不是我的功力可以達到的,況且也沒有那么多時間。” “我有些奇怪,為什么宋代的霞帔上會有那么大的一個墜子,這個在以前的古裝劇里很少見到過,有什么講究么?” “霞帔從唐代的帔帛發(fā)展而來,宋代把它作為命婦禮服上的一種配飾。宋代服飾的風格講究典雅大方,在霞帔的底部配上一塊具有重量的墜子,不僅可以讓霞帔變得更加平整,也可以增加美觀和尊貴的氣質。宋代的宮廷內(nèi)多用玉石作為墜子,追求一種素雅高貴的境界。” “那你們明朝有這種霞帔么?” “有的,霞帔從宋朝開始,經(jīng)歷了元朝的傳承之后,在明代成為了一種嚴格的服飾制度。我大明的《輿服志》中規(guī)定,一至五品誥命夫人綴金帔墜,六、七品綴鍍金帔墜,八、九品綴銀帔墜,而且墜子的花紋也有嚴格的等級區(qū)別,從皇后到六、七品命婦,霞帔墜子上的花紋分別為翟紋(翟dí,一種鳥,通常指錦雞)、孔雀紋、鴛鴦紋、練雀紋,用以區(qū)別身份,而墜子的材質則多以金銀為主。” “你們大明,果然是規(guī)矩多多啊……”錦華正說著,囚車停了下來,抬頭一看,驛館已經(jīng)到了。 到了驛館,兩名兵士進去稟告了傳旨官。沒多久,傳旨官便走了出來,命一行人押著鳳娘四人,向南宋的都城臨安行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