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求月票!) 繞了一趟路,將竹筏劃過去。以繩索纏繞,費力拉回來。 一同被拉回來的,還有一大片圓木。 “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同樣的物體體積不變,質量減少,則總體密度減少。木頭不挖空,放在水上本來就是漂浮,挖成獨木舟后,也是漂浮。區別在于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單獨放在水里,浮力沒有增加,真正增加的是樹干在水中的承重能力。” 通過水運,可以搬運比人體力量大無數倍的重物。 等饒了一個大圈在岸邊一棵垂向大海的大樹下抵岸,陳二狗沒有不假思索的將木頭拖上岸,那也不現實。 木船是要在伸向海面的傾斜沙灘上建造的。 陳二狗很謹慎,他做事一向習慣思慮周全,何況傻瓜都知道這艘木船造好后肯定會很沉,哪怕稍稍遠一點也很難將把它搬入水中。 他再次利用杠桿原理,以海邊珊瑚礁石為支點,將巨大面包樹的一端靠上岸,又將另一根放得離岸海面一塊黑色火山玄武巖石上,與前一根平行放好。 開始加工,制作獨木舟。 頭頂有一個垂海大樹,這是被臺風吹歪的,僥幸逃過一劫,現在卻能幫助陳二狗遮擋烈日。 他也開始慢慢將半山腰的竹屋營地往沙灘邊搬運,幸好當日建造的竹屋是可折疊移動的,拆遷下來并不費力。 “有如此龐大一棵樹在,將它挖空制作成獨木舟是個很好的選擇。即使挖成獨木舟也沒人會覺得它真的是獨木舟,因為它本就如一只小船般寬闊。” “我見過許多船,各種各樣,船底絕對不能弄成圓形,那會在水里不停翻滾。” “中國古代獨木舟大致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平底獨木舟,底是平的,或接近平底;,頭尾呈方形,沒有起翹。第二種是尖頭方尾獨木舟,它的頭部尖尖的,向上翹起,尾部是方的。它的底也是平的。第三種是尖頭尖尾獨木舟,舟頭翹起,尾部也起翹。如今的艦船是從以上三種類型獨木舟演變過來的。” “這三種方案其實都可以,可依照這顆面包樹的形狀看,第一種明顯更符合我的實際情況,也不會增加太多工作量。” “但要弄成方形,這么龐大的樹……唉,慢慢砍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