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萬,都是一人兩馬的精銳,且全部都身著鐵甲?!碧阶恿⒖陶f道。 王君臨點了點頭,看向西方,喃喃自語道:“李神通!還有你的十萬精銳,我已經等候多時了?!? “傳令各軍,敵人的前鋒已經出現,敵軍主力很快便會到來?!蓖蹙R示意讓探子自行離開,對身邊一名親兵吩咐道。 那名親兵答應一聲,便帶領幾名通信士兵縱馬離去。 沈果兒在旁邊問道:“王爺,要不要召集各都尉前來議事?” “不用,讓全軍知道這個消息就行了?!辈徽f前鋒,即使李神通的主力到來,王君臨都認為沒有必要再召開作戰(zhàn)會議了。 “敵軍前鋒距離我們大約三十多里,減去偵騎回來報信的時間,以這種天氣行軍,李神通約莫半天的時間便能夠來到我們視野之中。不過,李家軍的探馬估計很快就會出現在附近,果兒,我不希望我們營地虛實被敵人探得,你派出偵騎去對付敵人的斥候探馬?!? 沈果兒答應一聲,立刻便做了安排。 出乎王君臨的預料,李神通帶領大軍在半天之內并沒有到達。 李神通雖然近半人是騎兵,一半人是步兵,但行軍如此之慢,王君臨頗為意外的同時,也是冷笑不已。 在這種天氣之下,在尋常情況下,對尋常騎兵來說,這樣的速度已經不算慢了。 但李神通是想攻打遠東軍,只要是真正吃過遠東軍虧的軍隊都會知道,和遠東軍軍隊打,是越快越好,否則給后者過多的準備時間,那將會是一場噩夢。 一旦已經起兵,自然要快,兵法有云“兵貴神速”這不是隨便說的,因為你一旦發(fā)兵,對手便很容易偵察到,然后根據你發(fā)兵具體情況進行各種準備,你行軍速度越慢,對手準備的時間便越長,甚至針對你的兵力、行軍路線設下陷阱也是常有之事。 所以,按照王君臨和麾下眾人的推算,本以為李神通帶領李家軍會在一天之內便從朔州城到達這里,但眼下看來對方至少還要用半天才能到達。 李神通從朔州城一出發(fā),軍情府的探子便每過一刻鐘將消息送到大營。 翌日,上午時分。 沈果兒最外圍派出的一隊探子終于遇到了敵軍的斥候小隊,互相之間開始兇狠的進行廝殺。回來的偵騎開始帶著代表軍功的敵軍斥候頭顱回來,但也有一些偵騎兵是變成一具尸體被戰(zhàn)友帶了回來,或者連尸體也未能帶回。 王君臨了解過帶回來的頭顱和損失的偵騎之后,發(fā)現敵人的死傷竟然比已方少的不多。 要知道軍情府每一個偵騎兵都是從全軍挑選出的最強悍的老兵,不管是與任何敵人進行這種斥候遭遇戰(zhàn)始終處于絕對的上風,有些時候甚至將敵斥候全部擊殺。 所以,如眼下這樣相差不多的情況是第一次出現,由此也可以看出李神通派出的偵騎必然是精銳中的精銳,也說明李神通用兵的謹慎,對王君臨敢以一萬多人繼續(xù)待在這里還是有所懷疑。 以遠東軍偵騎所擁有的手榴彈、鋼弦弓、連發(fā)快弩、鋼板甲等精品豪華裝備,與他們廝殺占上風不大,可想而知李神通派出的斥候是真正的精銳,李淵集團中果然有練兵的能人。 但是,一場戰(zhàn)爭的勝利,單兵戰(zhàn)力自然是一個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軍隊團體戰(zhàn)陣的運用和戰(zhàn)術戰(zhàn)略的布局同樣很重要。 ……… ……… 大業(yè)十四年,十一月二日,晨光之中,朔州城東邊不到百里處遠東軍大營,西邊還未融化的雪原之上,出現一片黑色洪流,向著遠東軍大營洪水一般涌了過來。 整個大地仿佛都在顫抖,在這一刻就連這片天地幾乎永不停息寒風呼嘯的聲音都被戰(zhàn)馬鐵蹄踏地的聲音所覆蓋。 高足有五丈的指揮臺上,王君臨雙眼亮如燦星,大聲下號令:“開營,迎擊!” 隨著他的命令,旁邊傳令兵的鼓聲和號角聲響起的同時,令旗也開始揮動,下面各級軍官相繼接到命令,按照之前演練多日的程序迅速動了起來。 ps:四千多字一更送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