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夫子忍不住糾正沈正則的看法。 他道:“這位沈同學,我們學塾雖然人少,但是專精。” “論起教學質量來,我們學塾是整個大石鎮,乃至整個六合縣都是最好的。” “去年六合縣考中的秀才,我們學塾是人數最多的一個。” 沈正則眨了眨眼睛,幾乎是下意識問道:“那去年我們學塾,一共有多少人考中秀才啊?” 夫子伸出手指頭比劃道:“兩個。” 沈正則:“……” 眼看小孩兒震驚的眼睛都瞪圓了。 夫子覺得有必要多說一點關于這方面的情況,以免剛入學的小朋友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夫子正色道:“鎮上九家書院,去年只出了三個秀才,整個六合縣考中秀才的人數,也不過十一個。” “讀書考功名這件事,從來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沈正則想了想,問道:“那我想請問夫子,我們書院,去年參加秀才考試的人有多少呀?” 夫子愣了一下,答道:“去年本書院參加秀才試的童生有十一人。” 小豆丁在心里飛快的默算了一下概率,歡快說道:“十一個人能中兩個,也就是說,本書院每不到六個童生當中,就能考出一個秀才來。” “也就是六分之一的概率,可以考上秀才。” 學院的夫子、:“……” 他大約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一言不合算概率的學生,不由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沈正則等了半天,沒等到夫子的回答,仰頭問顧元元:“大嫂,我算錯了嗎?” 顧元元失笑,揉了一把他的小腦袋瓜:“沒算錯。” 沈正則美滋滋。 顧元元接著道:“但是考秀才的事情不能這么算。” “如果你的學習成績只是超過其中的六個人,那么,你是考不中秀才的。” “考秀才的成績,是從高到低錄取的。” “也就是說,十一個人去考秀才,有兩個考中,那想要考中秀才,成績就必須超過其中九個人才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