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武朝的儒家,跟寧辰了解的那個儒家,在很多道理上其實是相通的。 不同的是,寧辰了解的儒家,是經過了無數先賢,整理總結之后形成的一個非常清晰的理念。 大武朝的儒家,雖然道理一樣,但是給寧辰的感覺,總像是蒙著一層紗。 如果是一個完全沒有基礎的人,那真的需要很高的悟性,才能夠看懂里面的真諦。 寧辰倒是不需要,畢竟本身就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支撐了。 所以別說看懂,寧辰想要完善一下都能做到。 只是寧辰并不想這樣做,因為一來沒必要,二來在這樣各種修行體系并存的世界。 寧辰不確定自己要是改了之后,圣人會不會踹翻了棺材板弄死自己。 除非是這種事情能夠觸發事件,否則寧辰不愿意冒險。 大概一個時辰之后,寧辰放下了書。 “你有什么不懂的?”孔祭酒同樣放下了手中的書,對寧辰問道。 “沒啥不懂的,挺通俗易懂的。”寧辰隨口說道。 孔祭酒自是不會相信寧辰說的,抽出一本圣人書,對寧辰道:“你把你理解的禮寫到上面,如果圣人書認可,就算是過關了。” 寧辰想了一下,直接在上面寫到:“禮者,理也!” 寧辰寫完了四個字之后,圣人書忽然浩然正氣暴漲。 這暴漲的浩然正氣,就是孔祭酒都沒能壓住,直沖云霄,覆蓋了整個國子監。 此刻身處在國子監中的所有儒生,均是感覺沐浴春風,念頭通達。 好半天,這浩然正氣,方才消失。 眾人才從那種意境當中清醒了過來。 然后每個人都欣喜的發現,它們對于儒家的理解,都前進了許多。 接著大家就開始好奇,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番詢問下來,大家才發現,浩然正氣爆發的源頭是在孔祭酒的住處。 而今天孔祭酒還就在國子監。 所以就不用調查了,必然是孔祭酒又對儒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才引爆了浩然正氣。 明白了這一點之后,國子監所有儒生和博士(國子監的教師),均是對著孔祭酒的住處,深深一拜。 寧辰看著消失的浩然正氣,以及完全消失的那本圣人書,在短暫的茫然之后,看向了微微皺眉的孔祭酒。 “看來你的天賦,并非是平平無奇,勉強算是上乘吧。能從我以浩然正氣寫下的《禮》中,理解出這樣質樸的道理,的確不錯。看來我們并不需要一個月時間,就能完成師徒關系了。”孔祭酒眉頭舒展,云澹風輕的表演了寧辰一下。 他愿意裝就裝吧,反正寧辰現在也不在乎。 “祭酒大人,我現在可以回家了嗎?”寧辰起身說道。 “回去吧,記得明天散朝之后再過來。”孔祭酒說完之后,就把寧辰打發走了。 等寧辰離開之后,孔祭酒的頭頂之上,浮現出了一本與正常書籍并無大小差別的浩然正氣書。 這浩然正氣書雖然不大,可是里面的浩然正氣卻是濃郁成了實質。 雖然只是一本書,但是那質量卻仿佛凝聚了天地之精華。 相比之下,周司業的雖然很大,但是完全算不上是書。 孔祭酒念頭轉動,書頁翻飛,里面有各種異象閃現。 電閃雷鳴之間,仿佛有大恐怖在醞釀。 翻到了一頁空白的地方,孔祭酒以浩然正氣為筆寫下:“禮者,理也!” 隨著這四個字出現,書中的電閃雷鳴越發的恐怖,仿佛要再造一方世界一樣。 同時浩然正氣書的重量,也在這一刻有所增加。 “轟!” 四個字忽然爆發出了萬丈金光,只是這萬丈金光并不是往外投射,而是往書的里面投射。 這萬丈金光,化成了一條神秘通道。 透過通道,能看到一方模湖的世界出現。 而那四個字,則是直接印在了一座山上。 登時,山峰暴漲,從一座矮山,變成了萬仞山峰,直插哪一方世界的云霄。 “書山留字,還不錯。”孔祭酒默默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就合上了自己的浩然正氣書。 “算我再欠你一個人情。”孔祭酒好像也覺得有些說不過去,合上書之后,自言自語的說道。 …… 孔祭酒在書山留字之后,所有的儒家修行者,皆有所感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