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dāng)然,雖然說是暫時性的壓制住了。 但是面對著數(shù)倍于己的敵人。 光是做到這一點,就讓黑山軍損失慘重。 兩萬多黑山軍,在經(jīng)歷了最后的一波爆發(fā)之后。 轉(zhuǎn)瞬之間,就已經(jīng)不到萬人。 而趙云所帶來的白馬義從,此時也快速折損。 由原本的三千人,快速縮減到兩千余人。 不過,雖然說人員傷亡慘烈。 但也正是因為這群士兵們的悍不畏死。 才替趙云和張燕他們,求得了一線生機。 眼看著敵方聯(lián)軍被暫時性擊退。 趙云等人此時也不追趕。 而是趁著這個時間。 一萬多人,匆忙的往易京樓里趕去。 而位于隊伍最后方那群黑山軍們。 為了防止敵人趁機渾水摸魚,跟著溜進來。 因此,在面對著近在咫尺的生還道路的時候。 他們沒有選擇跟大家一起進去。 而是選擇用自己的身體,為自己的袍澤們,樹立起一道新的圍墻。 而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 原本就不到一萬人的黑山軍,再次折損近五千多人。 十萬人的黑山軍。 在經(jīng)歷了幾次戰(zhàn)爭之后。 最終只剩下四千多人。 而這剩下的四千多人,還都是人人帶傷,有一半更是傷殘。 當(dāng)最終統(tǒng)計出自己僅存的兵力之后,張燕突然有一股想哭的沖動。 不過,雖然說張燕心里窩著火。 但是張燕此刻,卻無法向任何人發(fā)脾氣。 雖然說,對于公孫瓚之前的見死不救,張燕很是惱火。 可是在最后關(guān)頭,趙云等人這不是來了嗎。 要不是趙云等人出手。 不要說四千人,恐怕就連四個人都逃不出來。 因此,對于公孫瓚。 張燕心里有怨,但是,卻沒有恨! 因為在張燕的潛意識里認為。 趙云之所以會帶兵前來救援自己。 根本原因,是因為公孫瓚下達了命令。 而就在張燕陷入自責(zé)中的時候。 這個時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