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什么?還是不是因為歷史的必然性!”曹昂心道。 雖然說,他并不知道徐庶為什么問自己這個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對于曹昂而言,并不難回答。 畢竟前身的曹昂,本就是歷史系高材生。 此刻見徐庶詢問自己這個問題。 曹昂沉吟片刻,當即開口道: “那還不簡單,因為大漢,現如今已經運行四百年了。” “當然,因為新朝的原因,現在的大漢,也可以只綿延了兩百年。” “但是兩百年的時間,足夠大漢從一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變成病入膏肓的垂暮老人。” “究其原因,則是因為大漢現行的這套律法,已經兩百年,甚至于四百年沒有變過了。” “立國之初,經過一次次大戰之后,人民很少,荒廢的土地很多,因此這套律法符合當時的國情。” “但是,在過了幾十年之后,人口恢復,土地復耕,這套律法,就已經不符合當時了,更不用說再拖到數百年之久。” “再加上土地兼并,貪官橫行,以及旱澇災害,各種天災人禍湊在一起,大漢想不亂都難。” “黃巾之亂,就是一個警鐘。” “不過很可惜,黃巾之亂雖然已經被壓下,但是“廢史立牧”這個政策,卻是壓倒大漢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此之后,大漢再無挽回的余地!” 說到這里,曹昂也不勝唏噓。 畢竟無論是現在還是兩千年后。 身為漢人,都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即便是曹昂現如今的身份,乃是權臣之子。 但是并不影響,自己對大漢愛的深沉。 但是現如今的大漢。 也正如曹昂剛剛說的那樣。 已經病入膏肓,行將就木。 表面原因,是因為諸侯混戰。 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大漢現行的那套制度,出了問題。 想到了這里,曹昂不禁再次嘆息。 至于徐庶,此時的他,在聽到了曹昂的一番回答之后,也是不勝唏噓。 原本的他,之所以想要投靠曹昂。 說白了,就是從曹昂身上,看到了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東西。 這不禁讓徐庶對曹昂產生好奇。 而在剛剛聽到曹昂面對張松的投誠,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拒絕,并殺了張松之后。 這不禁讓徐庶心里,對曹昂的好奇更加重了幾分。 因此,徐庶這才投靠曹昂。 至于剛剛的問題。 則是困擾了徐庶很久的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