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二人的說話間。 那原本堵在張任身后的兩頭大象。 見此時張任已經獲救,自己再也無法奈何張任。 因此,在思考再三之后,他們選擇了跑路。 看著就在不遠處的兩名象兵跑路。 趙云雖然有心留下,但是他也知道,現如今的自己,并不是他們的對手。 因此,也只能無奈的放著他們離去。 至于張任,在遭遇了生死之后。 此時的他,也知道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拿不下雒城的。 雖然說,自己今天,并沒有完成勸降雒城的任務。 但是他也不是一無所獲。 比如:知道劉循的出現; 也知道了成都那邊已經派出了援兵。 光憑這兩點消息,也算是給張任找到臺階下了。 再說了,趙云能出現在這里。 也就意味著,曹昂知道自己這邊發生了危險,這才派趙云前來救自己。 曹昂既然能派趙云救自己,那么就意味著,曹昂并不想讓自己死。 既然曹昂不想讓自己死,那自己,還怕個毛線的軍令狀啊。 想到了這里,張任于是便和趙云一起回到了曹營。 剛一回到曹昂,張任就迫不及待的去見了曹昂之后。 在見到曹昂之后,張任先是很浮夸的向曹昂請罪。 不等曹昂這邊開口赦免自己,張任話鋒一轉,又道: “漢王,剛剛我在雒城城頭上,看到了劉循。” “劉循???” 當聽見這個名字,曹昂先是一愣,隨即便想起了此人的身份。 如果曹昂沒有記錯的話。 此人,正是劉璋的嫡子。 在原著歷史上。 當劉備大軍打到雒城的時候,劉璋也曾派遣劉循前來對付劉備。 后來雒城淪陷之后,劉循從西門討回成都。 當然,劉循之所以能夠在諸葛亮的計策中逃走。 并不是因為他有多厲害,而是因為古代攻城的時候。 攻城一方,有一條不成文的約定——即,圍三闋一。 什么叫圍三闋一。 說白了,就是一座城池四個城門。 為了防止城內守軍奮力反抗,給攻城的一方,造成巨大的損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