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家中有人情況嚴重的,就喂上一粒補血丸,再選家里身體最好的坐上馬車。 交易契約下沒人能私吞補血丸,倒是省了很大工夫。 這樣沿途喂藥裝人,一路拉到軍營門前的路邊攤。 看清交易契約后,他們心中隱憂又少了大半。 只須拿出十顆種子,或者蔬菜、藥物、果樹的植株、枝條,就能換到一門武學,這交易怎看都不虧。 莫名出現在腦海中的交易契約,更是讓他們驚訝又敬畏。 完成交易后的人們有的發呆,有的狂笑,有的嗷嗷大哭,一副眾生浮世繪。 兵卒們不以為忤,他們已感受到了黑煞掌的好處。 尤其是即刻起效的堅韌特性,它不能讓血氣大損的人們瞬間恢復,卻能增強最基礎的身體素質。 換成游戲術語,就是加血條上限。 增加上限,血條里的血量也就多了,再有補血丸提供大量血氣,立刻就舒服許多。 那些被吸得面色蒼白,氣若游絲的百姓,基本都能保住了小命,體虛乏力的更是立刻就能走動。 兵卒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拉人和維持秩序。 很快就形成了固定模式,流水幫將居民們從路上弄開。 要哭要笑要鬧的都到路邊去,不擋路就行。 顧恪只是靜靜坐在在路邊攤前,確保百姓們能看見“救命恩人”,同時持續釋放“親和光環”。 燈籠白光之下,神農滿是皺紋的臉和藹慈祥,眼神深邃平和,略微凌亂的銀白大胡子仿佛每一根都在發光。 人來人往,自然有人魚現場維護秩序的兵卒們小聲攀談,詢問今夜發生何事。 事實上,大多數兵卒根本無法看清武尊與血詭的戰斗細節。 在他們眼中,無非碧色光龍和血詭在空中相互碰撞、對轟,無數碧與紅的光影。 然后血詭掉下來了,血詭沒了,自家將軍喊大家來“領”武學了。 可吹牛比這種事,無論古今中外的達官顯貴,還平頭百姓,莫不如是。 柏素清和血詭戰斗用時極短,僅有幾個短暫的對峙瞬間。 那時的血詭還被迫收回了詭霧,兵卒們這幾個相對清晰明了的畫面,記憶深刻,遂就此自由發揮想象力,一通神侃。 碧色光龍本是拉長盤旋,最多能算個q版,甚至抽象派的龍形。 結果在這些兵卒腦補中,漸漸變成了其鱗如鐵,龍眼如牛,吼聲如雷,全須全爪,威猛霸氣的青色巨龍了。 血詭作為失敗方,連尸首都被顧恪拖回去做肥料了。 被動驗證了“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這一點,變成眾兵卒口中“跳蚤一樣的多腳丑詭”。 有些兵卒說高興了,還會給它死時配上一個“吧唧”的音效,證明其是如何像個臭蟲一樣被碾爆的。 好在雷坤察覺不對,連忙悄悄給手下傳令,統一口徑。 血詭乃是被神農老大人的侍女召喚光龍,逼出了鎮山關。 再由神農老大人親自操刀,一刀劈死。 救大家性命的補血丸也是老大人贈送,他還傳授大家神奇的武學,只收每人最低十粒種子而已。 夸贊可以,但絕不許張冠李戴,更不能將老大人的功勞省略。 神農如此作為,明擺著不求利了,那還能求什么?當然是名啊! 哪怕人家高尚到連名都不求,兵卒們也不能胡亂編排,將他對鎮山關軍民的救命之恩抹去吧。 大武可不是現代社會,救人者被反咬一口,吃啞巴虧都忍了。 實力高強的武夫,尤其是第三輪的大佬們行事顧慮極少。 一個不高興,反手把鎮山關夷為平地也并非不可能。 擁有大范圍神念的顧恪對關內情形一清二楚,一笑而過。 他出現鎮山關不是為了聽百姓夸贊,而是這個世界在冥冥中的一絲牽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