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薩蘭珠早有答案:“按目前的情況,大概要一兩年之內。若是你能讓這里的誠心者數量質量額外提升,半年也未嘗不可。” “你是說新春賜福?”顧恪沉吟起來。 薩蘭珠:“當然,這樣最快。” 顧恪不禁搖頭。 倒不是舍不得,他之前大面積賜福時,十人里也未必有一個中獎。 再提高中獎率,也不能提升誠心者的數量和質量,甚至起到反作用。 總是有人覺得“別人都給了,憑什么不給我”,“給了這么多人,那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之類的。 以太平城目前的人口,十選一也才幾萬人,再篩選出其中比較誠心的人,一萬人頂天。 現在系統里的因果錢和天符通寶大把,花個幾千一萬無所謂。 不過想到即將進行義務教育的試驗,顧恪靈機一動,覺得這次要加大力度,讓這里幾萬人得到賜福。 義務教育的基礎是什么?讀書識字。 學習武學和農工文戰四大技藝,讀書識字都是必要的。 想傳播它們,讀書識字也必不可少。 人傳人的效果好,但配上書籍批發,效率才是最高的。 比如顧恪灌頂武學技藝的效果堪稱完美,直接受益的人數才千萬級別。 這還是因為定點出攤時,一次就可囊括一城數萬數十萬居民。 而通過這些人十來年的努力傳播,系統的武學、技藝的間接受益人數早就超過了十億。 全靠顧恪自己出攤,兢兢業業幾十百來年才行。 這么長時間,大武普通人都生出三五代人了好么! 其中有多少千里挑一天資者,能靠普及的基礎武學知識成為二輪高手?又有多少萬里挑一者能自行成為第三輪強者? 僅照大武當下的人口來估算,那也是二輪者近億,三輪者數百萬。 真有這么多二三輪武夫,之前肆虐北漠的詭物群,以及仍在騷擾南野東海的妖物們都不能說是渣滓,只能算灰塵。 大武輕輕一動,它們就沒了。 如果還有虛詭妖皇,乃至更強大的妖詭存在,那在大武數百萬第三輪強者里出幾個武圣,很難么? 以前缺少極品寶藥,武圣階段的修煉法更是被幾個頂級勢力嚴防死守。 現在,顧恪已經在把這短板一點點補上。 百萬級基數下優中選優,不出十個八個武圣才奇怪。 擁有這種層次的武力,那時妖詭不來找大武人麻煩,大武人也會去找妖詭的麻煩。 以前的妖詭殺了沒好處,大家不積極。 但以后卻必然能從仙山這里換到各種寶藥、武學。 人類為了利益,自己內訌互砍都是日常戲碼。 那當利益夠大時,妖詭也不過是另類的“象牙”和“犀牛角”而已。 …… 這日顧恪的“不告而入”讓大小姐很是“警惕”,當天就讓李秀兒把那丑丑的神像拿去了太平城的神農廟中存放。 當然,這本就是顧恪的意思,神農谷離城幾十里,不便神念投射,查看計劃進度。 可這事大小姐做得很急,仿佛怕他半夜從神農谷里冒出來似的。 之后的日子里,顧恪通過乾坤袋給太平城發去了幾份計劃書和大量書籍。 顧恪親手所寫的技能書全被大小姐笑納,薩蘭珠制作的那些“打印件”才是太平城的。 大小姐、李秀兒、梅蘭竹菊聚在一起,連續幾天商討,加上顧恪“旁聽”,計劃書針對太平城的具體情況,做了不少細節上的調整。 這些也沒耽擱幾天時間,大武第一次“義務教育”便正式開始。 恰逢年底,正是農民一年最閑的時間,太平城首批“小學生”被挑選出來。 “義務教育”作為李秀兒親自提出的重要事務,一般人家的孩子想成為大武小學生都難。 只有為太平城做出了較大貢獻的人們,以及誠心者家中的小孩,才有這個機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