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著郭文遠筆走龍蛇,瀟灑間完成一篇詩文,忍不住開口。 “蘇兄說說如何好?”一番書寫下來,郭文遠心情通暢許多,也看起玩笑。 “寫的好看就是好字。”蘇恒實事求是,書法這東西恕他沒有藝術(shù)細胞,看不懂。 就算王羲之的大作放在眼前,要是沒有名字,他也是一掃而過,不會留戀。 郭文遠之字蘇恒說不出哪里好,但每個字他都認(rèn)識,而且看上去很是漂亮,這不就是好字。 郭文遠聞言哈哈大笑,沒有因為蘇恒的粗鄙而不開心,反而因為蘇恒的直白,掃去心中郁結(jié)。 “好一個好看就是好字,蘇兄你真乃大家也。” “屁的大家,行了,你讓看仔細看看,這可關(guān)系到風(fēng)吟村的未來。”蘇恒扒開郭文遠湊到宣紙上仔細嗅聞。 郭文遠見此,收起玩笑,有些好奇蘇恒如何判斷此物的價值。 在聞了一分鐘左右,蘇恒開口,“文遠兄,如若不是魚湯研磨,這書寫出來的字還會有這般香氣嗎?” 郭文遠一愣,隨即回答,“不如,如果只是清泉淡水,味道上自然不如魚湯,不過香氣依舊,這可是老祖宗的手藝,無墨香不研磨。” “靠,你早說啊,害我聞這么久,你的意思是你使用的墨錠都帶有墨香是吧。”蘇恒無語到。 “自然,文人騷客,門面必須要有。”郭文遠恬不知恥到。 當(dāng)然這也是古代文人的秉性,同樣是人類的共性,美好的事物總是備受尊崇。 “能量產(chǎn)嗎?”蘇恒冷不丁問道。 “額,能也不能。”郭文遠反應(yīng)迅速,已然明白蘇恒之意,不待蘇恒繼續(xù)詢問,自動解釋起來。 “此墨為郭家世代研習(xí),算是一門獨門手藝,其中比較特殊的是原材料必須為太白山上一種奇異樹木,而后煉制手法上也于其他古法有所不同,所以能量產(chǎn),但條件苛刻。” “這樣啊,不過無妨,文遠兄和蘇家應(yīng)該早不分彼此,你去尋找?guī)讉€接班人,專門制作此墨錠,我們控制好原材料,便可高枕無憂。” 蘇恒踱步回答,心中卻想這太白山不愧是龍脈所在,其上物資多已神異。 郭文遠之墨,聞之清香,并久存不散,由此特點便能保證郭家之墨大賣。 要知外界墨錠,無論怎么研制,新墨都帶有墨汁特有的腥臭,如郭家之墨完全無臭,只留香,絕對是稀缺玩意。 “蘇兄你之言我可照做,而且村中早有制墨傳人,并不需要另外尋找,只是可否告知這墨錠到底有何價值,也好讓我放心。” 郭文遠猶豫開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