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俘虜和擴編-《三國:開局被孫策追殺》
第(1/3)頁
三次大戰。
除了數萬黃巾老弱外,李橫還俘虜了一萬四千人的敵方士卒。
人數最多的,是七千余人的黃巾降兵。
人數第二的,是由太史慈率領的,那股進犯松茲的四千人馬。
這部兵馬,原本是有六千多人的。
不過,在攻打松茲的時候,折損了一些。
李橫沖陣的時候,又逃散了一些。
他們最后投降的時候,李橫只收攏到四千多人。
最后一支,是李術那支孫策舊部--三千人的步卒。
作為曾經的江東霸主--孫策的核心軍伍,這部兵卒的人數雖然最少,但戰力卻是最強的。
當然,因為是孫策的舊部,他們對李橫的抵觸也最大。
不說別的,只是忠誠度這一項,他們也是李橫麾下最低的。
雖然都是俘虜,可其他的人的忠誠度,大體上都維持在10%左右。
只有這三千士卒,他們的忠誠度居然大部分都是‘-1’。
也就是說!
他們盡管已經投降了,但大部分人依舊仇視著李橫。
不過,‘榮軍所’成立之后,李橫卻欣喜地發現,這三千士卒的忠誠度居然都轉正了。
雖然還是很低,大部分人的忠誠度只是在10%以下晃,但也讓李橫松了一口氣。
這些人可是孫策的核心部曲!
等他們的忠誠度再升一些,把他們充入軍中的話,立刻就可以讓麾下軍伍的戰力提升一截。
......
既然士卒忠誠度過低的隱患在逐漸地消弭,李橫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他首先要做的便是繼續擴軍!
一萬四千人的敵卒俘虜,上次擴充兩個戰營,只用了五千人。
現在關押在俘虜營,還有九千多人呢!
這么多的青壯,可都是廝殺漢出身。
除了充入軍中,放到哪里,都是一群不安定因素。
從剩下的俘虜中,李橫挑出了忠誠度最高的三千人。
這三千人將會平均補充到五個戰營中。
每個戰營補六百人的同時,還會抽調一百人的老卒出來。
每個戰營補進這六百人后,會再擴充一個五百人的都。
也就是說!
擴充完畢的五個戰營,將會形成六個都,三千戰卒的編制。
至于從五個戰營抽調的五百老卒。
李橫將會以他們為骨干,在補充進五百名俘虜后,新成立了一個一千人的石家堡守備營。
石家堡離松茲成一百里左右。
對于這個走路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來說,這個距離確實有點太遠了。
這也是李橫打下石家堡之后,立刻放棄那里的原因。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韩城市|
凯里市|
昂仁县|
黑河市|
宜黄县|
龙海市|
海林市|
龙南县|
呼和浩特市|
桦甸市|
遵义市|
根河市|
孝昌县|
澜沧|
阿荣旗|
京山县|
华坪县|
鄂托克旗|
新蔡县|
密山市|
彰武县|
克什克腾旗|
额尔古纳市|
巴彦县|
嘉鱼县|
弋阳县|
抚宁县|
乃东县|
信宜市|
巴南区|
西峡县|
江永县|
泰安市|
布尔津县|
盐津县|
上虞市|
介休市|
宁远县|
新龙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