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不不,這點我不能完全同意,以三無老師的性格,還有三無老師極高產的能力,‘新桃’代表的絕對只是他自己。 關于革新詩詞領域這個工作,他三無一個人就夠了,目前來看,他正在做,也做得蠻成功的。” “對啊,古人也好,咱們今人寫的詩詞也罷,當三無橫空出世后,全都變成‘舊符’了。” “說的對,有道理。” …… 大家又細細品讀了這首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尤其是最后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結合三無的性格,三無強大而多產的創作能力,以及這幾日元宵事件,大家全都領悟了,三無這是要以一己之力,革新整個詩詞界啊! 本來一首表意是描寫春節的詩詞,在大家賞析之后,不禁紛紛驚呼: “大氣磅礴!志存高遠!” “霸氣十足,鏗鏘有力!不愧是三無老師的作品!” “這借物言志的手法,這狂放不羈的態度,還有這睥睨天下的才情!《元日》,我個人認為堪稱千古春節第一詩。各位呢?” “我也同意。” “我有不同意見,我真覺得沒達到這個高度。” “那可能不是你的菜,正常。” …… 說話間,有講師道:“三無老師又更新了第二首作品。” 張教授瞬間坐直:“快,投影到幕布上!” 短視頻作品緩緩播放: 【《盤點傳統佳節歷史十大詩詞》(8)】 【《除夜作》】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沙沙沙…… 短視頻播放時,那幾個教師依舊在底下快速抄錄著。 更多教師只是盯著屏幕看,仔細品味詩詞,但他們并不好意思去當場抄錄別人的新作。 畢竟在場的各位有些人是有一定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讓他們去抄錄一個網絡神秘詩人的作品,他們有些尷尬,骨子里感覺有些屈尊。 文人嘛,死要面子。 “張教授,三無老師又更新了一條視頻。” “放!” 幕布上再出短視頻作品: 【《盤點傳統佳節歷史十大詩詞》(9)】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