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9章 國賊-《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海上。

    僉都副御史沈宸荃提醒乘風破浪的朱以海,“殿下留的那道旨意,一次拜八位大學士入閣,任命了許多文臣武將,可為何卻獨忘記了幾位重要人物?”

    “沈卿說的是哪幾位重要人物?”朱以海心中其實能猜到,卻故意不說破。

    “第一位便是鎮(zhèn)南將軍方國安也。”

    朱以海笑笑,手撫船舷,“盜牛無賴方老二么。”

    沈宸荃也不知道魯監(jiān)國為何這樣說方國安,提醒他如今錢塘江一線,真要說手中正規(guī)兵最多的應當就是方國安了。

    而且這位之前表現(xiàn)也還是很突出的,比如潞王要獻杭州而降時,方國安還是堅決跟清軍作戰(zhàn)。

    “孤又豈不知道方國安,只是此人雖兵力最盛,但軍紀最差,從杭州敗退后,一路縱兵嘩掠,跟陳梧其實沒什么差別。”

    朱以海之所以對方國安這個手下起碼還有一兩萬戰(zhàn)兵的野戰(zhàn)軍大帥不感冒,是因為歷史上的那位魯監(jiān)國正是對方國安這個正規(guī)軍大帥極為信任,不僅對方國安縱兵劫掠之事,一再容忍。

    甚至還對他一封再封,先封伯爵再封侯,馬上又晉封國公,最后筑壇拜帥,讓他統(tǒng)領魯監(jiān)國小朝廷的所有兵馬,可方國安兵強馬壯,在錢塘江防線確實也是出過力的,但是他接過帥印后,先是謀劃反攻杭州,打了半年多打不動,把寶貴的戰(zhàn)略時機全都浪費了,在后來清軍主力調頭南攻的時候,也是毫無準備,一潰千里。

    說白了,方國安就是魯監(jiān)國朝的左良玉,兵敗潰逃后還想著挾持朱以海降清,朱以海也是本事大,居然能在他亂軍中獨自逃脫。

    方國安后來跟著清軍南下進攻福建,結果半路上又謀劃著叛亂,跟福建隆武朝那邊暗里勾搭上,然后鄭芝龍投降后,把這事直接告訴韃子,方國安被殺,gg。

    “時局混亂,軍無糧餉,劫掠百姓,也是常有之事。”沈宸荃倒沒一味怪當兵的,“恢復中興,還是離不開他們啊,何況方國安手中如今兵強馬壯。”

    朱以海卻是搖頭。

    “方國安打過什么像樣的勝仗嗎?他老家就是這浙江紹興諸暨人,可現(xiàn)在禍害起鄉(xiāng)里來卻比韃子還狠。當年他年少時,是無賴偷牛賊,被鄉(xiāng)人所逐,北上投了軍伍,在左良玉麾下一步步提拔,剿匪多年,卻比流賊還害民。”

    方國安是左良玉麾下大將,左良玉在明末時算是一個典型的軍閥武夫,所以方國安行事跟左良玉幾乎一致。

    而方國安后來還背叛了左良玉,崇禎末時,方國安攀上了同是浙江人的方逢年。方逢年在崇禎十一年任禮部尚書,拜首輔,方國安便主動攀認為義父,甘為義子。通過這個關系,方國安迅速出頭。

    崇禎十六年,以都督同知、掛平蠻將軍印,恢剿湖北,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跟老上司左良玉反目。

    后來弘光南京建號,他又馬上投靠首輔馬士英,謀到了鎮(zhèn)南將軍印,移駐江浦,再移鎮(zhèn)池口,防起了老上司左良玉。當左良玉打起清軍側旗號,要干翻馬士英這些閹黨時,方國安這個駐池口防左良玉的大將,卻倉惶率部東走,最后還是靠黃得功擊退左良玉大軍。

    弘光出逃,方國安跟馬士英護駕,最后死的卻是黃得功,他卻又帶著手下?lián)碇R士英帶著鄒太后一路跑到了浙江。

    沿途搶掠,毫無軍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鸭山市| 正镶白旗| 阳信县| 会宁县| 高青县| 临安市| 金阳县| 古浪县| 伊宁县| 和林格尔县| 将乐县| 东海县| 衢州市| 潜山县| 抚顺市| 民乐县| 漯河市| 通榆县| 朔州市| 白水县| 宁陵县| 光山县| 左贡县| 扎兰屯市| 惠州市| 新宾| 土默特右旗| 富民县| 疏附县| 沅江市| 青海省| 清原| 修水县| 西乡县| 枣强县| 库伦旗| 郯城县| 云安县| 克东县| 龙州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