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雙瞳(求首訂)-《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蘇州,昆山。
郊外顧氏莊園中,一個目雙生瞳的青年看著眼前的契約,猶豫許久,終究還是長嘆一聲提筆在上面落下自己名字。
“顧炎武。”
名字一簽,手印一按,八百畝祖田便從此以后典押給同鄉富豪葉方恒了。
“顧絳兄,你若不愿意典押給我不賣便是,又何必這般?”
葉方恒也是昆山大族,還已是舉人之身,比起數次鄉試落第的秀才顧絳可謂是人生得意,葉家這些年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手中有錢到處放貸買地。相比之下,顧絳的人生卻十分不順。
“國家敗壞,家道中落,從今日起,某便改名炎武了。”
“是嗎?可你在這典押契約上換名字,是不是有不認賬的嫌疑?”葉方恒揮著折扇輕笑,葉家財大勢粗,向來橫行鄉里,清軍南下以后,更是積極投附。
顧絳改名炎武,是表示他對南宋愛國志士王炎午的仰慕。
“我名雖改,但這手印不也按了么,顧某行事磊落,既然把祖田典押給你,又豈會賴賬。若是方舉人不愿意借,那就算了。”
“愿意,當然愿意。”葉方恒一聽馬上笑吟吟的收起了典押契約,葉顧兩家同在昆山為大族,不過葉家的底蘊可比顧家差多了。
昆山顧氏在五代時由吳郡遷居滁州,南宋時再遷海門,后遷居昆山,至今五百余年了,顧家書香門第,顧炎武的高祖曾祖祖父三輩,出過四個進士。
不過到顧炎武父親時,家道開始中落,他父親是個國子監生,生子五人。顧炎武一生下來就被過繼到了繼嗣父顧吉同家撫養,他從小受繼嗣祖影響很大,繼嗣祖也是個監生,但博學多聞,關懷天下事,喜歡讀報,經常讓顧炎武抄寫報紙,在他小時又監督他讀史記等經史文章。
嗣母王氏,太學生之女,也是知書達禮的小姐,只是尚未正式過門,未婚夫婿顧吉同就病逝了,后來仍然嫁入顧家,顧炎武剛出生便是由這位寡嗣母一手撫養帶大的。
據說王氏對公婆照料有加,對嗣子也是視如已出,婆婆病重,王氏甚至按偏方割下自己一指為婆婆做引熬藥,留下王氏斷指療傷的故事,因此朝廷還給她立了貞孝牌坊。
顧炎武目生雙瞳,能一目十行,年輕時甚至還感染過天花差點死掉,不過也許是因為從小讀雜書較多,雖然他才學斐然,但科舉場上卻并不得意,雖早早考中秀才,并加入了江南著名的復社,但在鄉試場上屢試不第。
從十四歲到二十七歲,他一直在庫學苦讀,就為考中舉人,可整整十四年苦讀都沒結果,在崇禎十二年的科舉鄉試再次落第中,他感于時事艱難,內有流賊四起,外有建虜入侵,決定不再參加科舉考試,轉而開始著述編書。
只是兩年后嗣祖父病逝后,從叔季皋從兄仲隅父子,卻挑起紛爭,要爭奪家產,想把他這個從小過繼來的嗣子趕回去。
家產官司一打數年,顧炎武疲于應付,偏偏時局動蕩,賦瑤蝟集,攤派不斷,水旱災荒,田地多蕪,叔父還故意唆使他的家仆世奴背叛,爭奪家產,引的家中難安。
在去年,弘光南京建號后,身為復社黨人的顧炎武被征召為兵部司務,顧炎武厭倦家族爭斗,有意前往南京,投身軍國,報效國家。滿腔熱情的上疏乙酉四論,為朝廷出謀劃策,他取道鎮江前往南京任職,結果還沒到南京,弘光已經棄京出逃,隨之清軍占領。
顧炎武也只得返回鄉中,可清軍鐵蹄繼續南下。
這段時間,顧炎武一直在與好友歸莊等謀劃著,近日終于下定了一個決心,要聯絡義士舉義起兵。
促使他們要起義的還是從南邊傳來的許多好消息,特別是好友黃宗羲給他寫來的信,讓他看后萬分激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金平|
民丰县|
肃宁县|
广西|
沁阳市|
独山县|
梓潼县|
德江县|
蓬莱市|
桐柏县|
贞丰县|
新昌县|
边坝县|
环江|
阳西县|
蒙阴县|
大化|
璧山县|
昂仁县|
北宁市|
余庆县|
翁牛特旗|
双峰县|
厦门市|
黎城县|
工布江达县|
芜湖市|
河北区|
宾阳县|
洪湖市|
南溪县|
元谋县|
永仁县|
滦平县|
海兴县|
常德市|
平武县|
灵丘县|
象州县|
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