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4章 退位歸藩-《海上升明帝》


    第(2/3)頁

    “他愿退位歸藩,并獻監國之寶。”

    說著,朱勝利取下一個包袱,里面一個紫檀木盒,打開,赫然便是一方監國之寶。

    “這是杭州投降后,兵部郎中王期升帶出來的監國之寶,圣安皇帝建弘光朝前曾用此寶監國,后被馬士英和鄒太后帶至杭州,獻給潞王監國·····”

    朱以海打量著這方玉印,卻絲毫沒什么激動的,別說只是一方監國之寶,就算是傳國玉璽又如何,真以為這玩意是倚天屠龍,拿到手就能號令江湖不成?

    皇帝的各種璽印有幾十個,真正代代相傳的沒幾個,每個皇帝繼位后都會有自己的專屬印璽。

    也沒聽說前朝的玉璽能蓋本朝的圣旨的。

    況且,皇帝的權威,又不僅僅是來自這璽印。

    這就好比一個官員一樣,官印只是一個憑印佐證,沒有也可以再補。

    朱以海稱監國時,可沒什么監國之寶,也沒什么傳國玉璽,甚至他拜的大學士、將軍們,也都來不及刻印,不也一樣。

    亂世里印章哪有刀槍管用。

    通城王得到這監國之寶,連大將軍都不滿足了,非要自稱監國,結果一城之監國都沒能當幾天。

    如今賜名為朱勝利的李來亨,當年也是號稱小老虎的,在闖軍中東征西戰,見過許多世面,這種事情,牽涉到至尊權力之爭,在他之前想來,估計魯監國不可能留通城王。

    但也肯定不便直接殺,更可能還是暗殺。

    比如派心腹秘密處死,甚至弄個失足落水淹死等意外,甚至直接失蹤于亂軍之中等等。

    畢竟敢稱監國,那就是在爭奪至尊之位啊,而皇權豈容分享?

    只是出乎朱勝利意料的是,監國只是掃了一眼那方監國之寶,便沒什么興趣了,“既然通城王愿意奉詔退位歸藩,那也是深明大義的。魯藩楚藩皆太祖高皇帝之子孫,如今國難當頭,希望他能夠一起恢復大明。”

    “你去請大宗正鄧王同往一趟,接通城王來營。”

    通城王的身份已經證實,確實是大明宗藩,是楚藩首任楚昭王朱楨的十世孫,也是第十任通城王,張獻忠當初圍攻武昌時,楚王非常自私,不肯出銀助餉犒軍,卻還在圍城期間為女兒大婚一擲千金,最終讓大家心冷,武昌城破后,張獻忠也是把楚王滿府都趕入長江喂魚。

    通城王等這些旁支郡王,因不在武昌反倒是逃過一劫。

    “授通城王平虜大將軍,領右軍都督府。”

    朱以海給了兩個虛銜,跟之前給鄧王朱聿鍵的一樣,本來像通城王這樣在他已經監國后,還自稱行大將軍事甚至監國的宗室,殺了也屬正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川市| 金门县| 黎川县| 富宁县| 庆安县| 扬州市| 竹北市| 湘西| 都兰县| 重庆市| 瓦房店市| 项城市| 汉中市| 额济纳旗| 梅州市| 凉城县| 建昌县| 招远市| 梁山县| 涟源市| 监利县| 石泉县| 玉林市| 南江县| 北票市| 萨嘎县| 双牌县| 莲花县| 无极县| 随州市| 赤峰市| 尤溪县| 黎平县| 华坪县| 襄汾县| 丹巴县| 横峰县| 三台县| 库尔勒市| 新兴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