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10章 鑄幣稅-《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私鑄商人會把好錢回收融化改鑄私錢。

    而如果朝廷鑄的錢,用料太足,本身價值超過幣值,那就會出現不法商人把銅錢融化去鑄銅器獲利的事情。

    如何尋找一個平衡,就顯得十分難得。

    所以歷朝不斷的發行新銅錢,其成色用料配比都是不同的,就是為了在中間尋找一個平衡,比如大明以白銀充當本位,朝廷就得根據市價,不斷的調整銅錢的比例,以此來達到一個相對的兌換比例。

    比如現在崇禎通寶太不值銀子,那就得加大他的用銅料,甚至提升重量等,以此讓銅錢增值漲價,最終達到想要的比例,比如說一兩銀子一千錢。

    但現在大明崩成這樣,誰還顧的上這貨幣的事。

    朝廷干脆自己也不待見銅錢,征稅等都用銀子,偶爾也印些寶鈔來坑人,但寶鈔這種東西早沒信用了,拿來發軍餉抵官俸,不過是讓人恨牙癢癢而已。

    鑄錢幣本來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的,管理得當,這里面就是一筆財收。而如果朝廷穩定,有良好的信用,甚至可以發行鈔票,用少量準備金發行更多的鈔票,這里面利益更大。

    可惜大明的皇帝們目光短淺,寶鈔在洪武年間就玩的不值錢了,更別說其它。連銅錢都讓他們玩崩了,白白損失了好大一筆鑄幣稅。

    朱以海瞧著那些洋銀,又要來了不少銅錢,有嘉靖錢,有萬歷錢,也有輕薄易碎的崇禎錢,更有不少仿制私鑄錢。

    貨幣混亂,既影響工商民生,還白白損失了大筆財政收入,不由的心疼起來。

    “虞卿,現在朝廷有沒有能力鑄造新銅錢?”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皇帝鑄一個年號錢,也實屬正常操作,虞大復倒沒多想,“當然可以,不過如今戰亂,銅料緊缺,工人也流失的多,鑄錢不易,而且成本高,私鑄又多,幾無利潤,甚至得虧錢。”

    朱以海點了點頭。

    回去后,他便仔細思考起貨幣的這件事來,大明到現在早離不開銀子了,白銀本位不可改變,但現在的這套幣制確實太過混亂。

    他想重新整理貨幣體系,最好是白銀銅錢一起搞,搞好了既有助工商和民生,還能從中得到豐厚鑄幣稅,豈不好?

    他首先想到的,是仿銀洋鑄銀幣,規定面額幣值,按面額交易,而不是再要復雜的鑒定成色升降水稱量甚至剪切使用。

    如果能夠流通銀幣,鑄銀幣就跟鑄銅錢一樣,這里面是可以調整成色、面值,是有利可圖的。

    只要不一上來就搞的太夸張過份,那么應當是能得到接受的。

    本來現在民間也有一些商人開始使用自制銀餅,制造精良,有獨家防偽等印記,每個價值紋銀五錢,方便交易,不用再剪碎稱量驗色等,主要是內部流通。

    朱以海如果直接按洋人的銀洋那樣制造,比如一枚面值一兩紋銀,重一兩,但實際可以再添些銅等,比如跟袁大頭一樣含銀八八七,銅一一三,使的銀元更堅固耐磨損等,又能恰當的留些鑄幣之利。

    規定銀元的價值就是十足紋銀一兩,這樣銀元實際成色就是降水二四,與寶銀升水二四恰相反,是降水二四,即一百兩銀元實際含銀九五兩二,五十兩則實際折紋銀四十七兩六。

    這銀元一百兩里少四兩八,在實際使用時不降水,就是規定他雖含銀折紋銀才九十五兩二,但他就當紋銀一百兩用,這四兩八,就是包括銅料、工錢等在內的鑄銀幣毛利,

    肯定有不少利。

    只要朱以海宣布銀元可以無限兌換紋銀,那么他的信用是能起來的,只要大家接受了,流通大了,這利潤也就到手了。

    然后根據這大明銀元為本位錨定,擬定新銅錢的材料、成份,比如大明之前的銅錢有用黃銅,也有用紅銅的,然后加鉛。

    鑄出黃銅錢和紅銅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塔城市| 梁山县| 社会| 滕州市| 安塞县| 同德县| 同江市| 普兰店市| 阳西县| 岑溪市| 临澧县| 淅川县| 日土县| 蒲城县| 德钦县| 广河县| 万全县| 孟连| 小金县| 小金县| 青冈县| 金沙县| 双辽市| 栾城县| 丁青县| 昭平县| 钟山县| 通辽市| 兰州市| 营口市| 精河县| 洪湖市| 旺苍县| 长治县| 郑州市| 柯坪县| 岱山县| 青川县| 辽阳市|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