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大明洪武朝清量田地據說是有八億畝,后來掉到四億多畝。
而到萬歷六年大清量,統計數字是7.58億畝。
如果一畝征銀一錢,以洪武的田畝那一年能征八千萬兩,以萬歷清量的田畝也能征七千五百八十萬兩。
可問題是稅賦一年比一年少,萬歷,崇禎都僅兩千多萬兩一年,還是加了工商雜稅在內。
這里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劉宗周祁彪佳宋之普也都很清楚這里的問題。
“殿下,洪武的田畝數字,是包含了田地山塘等在內的,除了田能種麥稻產糧,地一般是種桑麻茶葉樹木?!眲⒆谥艿?。
而宋之普告訴朱以海,“各地的田畝也有大畝小畝不同,有二百四十步一畝,也有三百六十步一畝…”
按他們的說法,實際上是沒那么多耕田的。
而萬歷的四億多畝納糧的田,也存在大小畝問題,同時還有一個天坑,那就是優免。
皇藩王宗室的田是不交田賦的。
官員士紳還有大量優免額度什,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官田。
所以在扣除掉這些后,萬歷大清量后,實際能征到的田賦總額也并沒想象中的多。
宋之普還直接拿出一組數據給朱以海,按大明會典記載,萬歷六年稅賦收入是麥406萬石,米2264萬石,值銀1644萬兩,其中麥35萬石米400萬石折金花銀124萬兩起運。
另征絲絹布等值銀44.3萬兩。
屯田米200多萬石,麥200多萬石,加上草等值銀266萬余兩。
馬政、夫役170萬兩,
三宮皇莊籽粒糧4.9萬歷時。
以上合計2080.2萬兩,其中銀337.8萬兩、米2073.3萬石、麥587.6萬石、草1414.2萬束及其他雜項。
鹽課137.3萬兩,茶課2.6萬兩,冶課16.5萬兩。
船鈔商稅45.7萬兩。
……
“那也還不少??!”朱以海聽到這數字有些意外。
農稅2080.2萬兩、工商稅223.8萬兩、雜色收入348.7萬兩,合計財稅收入2652.6萬兩,從構成來看,明朝財政主要依賴農稅,占總收入的78.4%。
但一年有兩千六百萬兩確實也不少了。
雖然鹽稅居然才一百多萬兩,茶課兩萬多兩,這里面起碼有上千萬兩的問題。
萬歷六年的這個稅賦,大約只有北宋八分之一,清朝的四分之一了。
崇禎上臺后,理論上每年收入都有兩千多萬兩白銀,但實際上各地拖欠嚴重,征繳嚴重不足。
軍費開支卻節節上升,一個關寧軍每年就要幾百萬兩。
而崇禎朝時工商稅更幾乎收不上來,鹽茶、工商稅額甚至還大幅下調,比如云南鹽稅浙江茶稅都下降一半多。
所以在崇禎朝一邊是原有稅賦征不上來,一邊又是幾百萬幾百萬的加征,
朝廷確實早就虧空的一踏糊涂。
崇禎財政崩潰幾大問題,一是開支大增,尤其是內要討流賊外有抗清虜,年年軍費居高不下。
而稅賦卻反而欠繳嚴重征收不上,特別是朝廷威信下降,各地士紳豪強都欠稅逃稅,地方官吏死命壓榨老百姓,各種趁此加征攤派。
現在朱以海就剩下半壁江山了,能征到的稅賦總額大減,比崇禎的局面更難。
如果再不能把稅征上來就得完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登封市|
乌兰县|
乌兰县|
梨树县|
广东省|
朝阳市|
博乐市|
宁武县|
新巴尔虎右旗|
曲周县|
龙川县|
新和县|
东丽区|
武邑县|
五华县|
兴山县|
永川市|
米易县|
宜君县|
柯坪县|
镇坪县|
天水市|
南开区|
浦江县|
文安县|
保德县|
古丈县|
如东县|
瑞丽市|
怀宁县|
朝阳县|
三原县|
安乡县|
镇沅|
金门县|
丘北县|
文安县|
湟源县|
海阳市|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