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8章 暗渡陳倉-《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余杭縣在杭州之西,苕水河畔。

    因為河運便利,又地處平原,有桑蠶之利,余杭富庶,城鎮號稱有十八街坊七十二弄,有三百多家商鋪。

    余杭城中四大商幫,徽州、寧波、紹興杭州四商幫,徽商控制金融業和茶葉,寧波商圈主要從事中藥、食品、水產,紹興人從事榨油和釀酒,而當地人主要從事糧食和絲織。

    小小一座城,卻有兩千多年歷史,雖然余杭城因為苕溪水淺,不利河運,從明代開始,隨著杭州東面下塘運河的開鑿,塘棲鎮反超,成為城郊第一商業中心,但余杭縣城也仍是人口稠密工商發達。

    不過隨著清軍南下占領杭州后,明軍和清軍已經對余杭展開數次爭奪,戰爭使的城中蕭瑟不少。

    一支船隊沿苕溪駛入城鎮,水門處,早有鹽道衙門的人過來通關放行,衙道標兵在船上直接插了一面鹽旗,于是船隊暢通無阻,余杭駐守的綠營兵也不敢多事。

    鹽法道臺品級雖僅四品,但那可是個要職肥差,綠營上下平時也沒少拿鹽法道衙門分的銀子,他們甚至還經常會接些鹽道私活,幫著運鹽等。

    更何況,他們都知道如今這鹽法道臺潘大人那是深得博洛大帥賞識的,據說朝中的馮大學士跟他關系也很好,還是姻親。博洛雖然走了,但杭州的張總督和蕭巡撫,也挺看重潘道臺。

    “又是什么好東西,這么多船貨?”

    一名綠營隊頭笑著問。

    鹽標的隊長答道,“這我哪知道,我們鹽標的潘游擊讓我來接貨,肯定是好東西。”說著,他扔給那隊頭一個錢袋子,里面叮鐺作響,“給兄弟們喝酒。”

    綠營隊頭也不客氣,接過后還打開抓出來,“嗬,這不是浙東的龍銀嗎?”

    “嫌棄?”

    “那哪會,這龍銀成色不錯,在咱們這邊也挺好用。”那綠營隊頭看到是十枚龍銀,臉上非常高興,哪有半點嫌棄,這龍銀雖是明魯監國的銀錢,但成色也有近九成,況且這銀子根本不用剪切稱重,直接拿來在商人那里用,也是能直接按一兩銀子用的,還挺受歡迎,原因據說就是這玩意在浙東那邊非常有信用,使用起來也方便。

    十兩銀子,給上官孝敬,再給兄弟們分分,自己怎么也能留個兩塊,這趟值了。

    船隊進了城。

    一直來到一處碼頭。

    鹽道潘映婁已經等在那里了,最近這段時間,潘映婁跟方端士、阮大鋮、馬士英他們暗里聯絡密切,這私底下的買賣也是非常勤。

    一開始是潘映婁利用自己鹽道的職務便利,從鹽場拿鹽走私到浙東,以權謀私,公然販私鹽非常方便,利潤也很足。

    可很快浙東那邊搞鹽稅改革,鹽價大跌,潘映婁這邊現在一斤官鹽賣五分銀子,而浙東這邊鹽場收稅后才賣一分銀子一斤,鹽販販鹽加價,也不超過一分半兩分的,比潘映婁他們抽的兩分二一斤的稅錢還低。

    不過好在方端士他們也有辦法弄到鹽,于是調換一下。方阮等人從寧波紹興等地弄來鹽,二兩銀子一石走私過來給潘映婁,潘映婁拿這私鹽直接當成公鹽賣,直接在浙西甚至蘇松等地賣四分,四分半甚至五分銀子。

    翻倍的賺。

    就算減去中間的關節打點等等,這買賣都比之前的還賺。

    然后買賣越做越大,他還從湖州販來湖絲,走私到浙東,各種商貨通過這條苕溪水上通道,源源不斷的走私過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郭勒盟| 满洲里市| 建德市| 紫阳县| 江口县| 繁峙县| 南丹县| 满洲里市| 宝兴县| 盘锦市| 丹江口市| 凤山市| 枞阳县| 海门市| 德昌县| 平南县| 喜德县| 仁怀市| 剑河县| 墨竹工卡县| 屯留县| 海南省| 建始县| 丹江口市| 札达县| 德庆县| 罗田县| 婺源县| 随州市| 玛多县| 伊川县| 乾安县| 永宁县| 镇康县| 东方市| 孝义市| 徐州市| 克什克腾旗| 镶黄旗| 洛浦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