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面對著鋪天蓋地而來的明軍,不論是張存仁還是田雄,都不約而同的選擇先閉城而守,而不是出城沖擊。 都是老軍伍,眼光還是有的。 一眼能看出城外明軍不少東西,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好像真有些東西。 明軍這次出擊太迅速了,而且進攻線路有些特別,不是由錢塘江正面渡江來戰(zhàn),這就讓杭州在錢塘江扎下的營寨壁壘無用,他們從上游富春江悄然過江,突襲余杭城后,然后突然殺到了杭州城下。 這真是不走尋常路。 余杭那邊這段時間不斷上報的假捷報,讓杭州這邊對那邊的局勢掌握的全是錯的,以致于本以為固若金湯的一個點,反而成了突破口。 一支支部隊開到杭州城下。 各部井然有序的按戰(zhàn)前部署,開始圍城。 杭州是座大城,不可能輕易拿下。 朱以海來前也是早有心理準(zhǔn)備,做好要硬打,甚至長期圍攻的準(zhǔn)備。 所以擬出的作戰(zhàn)計劃其實很簡單,就是圍城,然后先在外圍挖壕壘墻立寨,然后再一步步把杭州城下的壕溝填平,打造攻城器械攻城。 面對這種大城,尤其是守兵不少,好多巧計奇策也沒什么用武之地。 當(dāng)然,朱以海也未必就想真硬攻強打,但該練習(xí)打大城,也還是有機會就要上的。 就算圍而不打,其實對整個戰(zhàn)局也有好處,起碼能牽制杭州的清軍,不讓增援湖廣。 圍城,封鎖道路運河。 派騎兵開始掃蕩外圍。 這些都是很扎實的基本功,好在經(jīng)歷了北伐后,朱以海的御營也不再是一支菜鳥新軍。 朱以海特意披上了監(jiān)國金龍戎裝,騎上棗紅馬在千牛、羽林護衛(wèi)下巡營,所過之處,御營將士們無不振臂高呼萬歲。 萬歲! 萬歲! 山呼萬歲,此起彼伏,聲沖云宵。 城頭上,張存仁也看到了遠處那耀眼的金甲,一眼看出這應(yīng)當(dāng)就是監(jiān)國魯王了,“想不到明軍居然還有如此氣勢。” 這仗難打了。 朱以海騎在馬上,緩緩前行,目光掃過一個又一個激動的將士們。 北伐三吳取得許多勝利后,朱以海主動棄守諸城,返回越地,其實很多將士們都有些不甘心,覺得可惜。 當(dāng)朱以海今天帶著御營將士,來到了杭州城下時,看著緊閉城門不敢出戰(zhàn)的清軍,御營將士們覺得心中暢快無比。 “大明,萬歲!” 朱以海舉劍高呼。 無數(shù)將士跟著回應(yīng)。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只要還有一人在,我大明便不會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