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50章 九門提督-《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紫禁城外朝熙和門以西,武英殿。

    皇帝在正殿召見大臣,此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漢白玉石欄,甬路直通武英門。

    東西配翼分別是凝道殿和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六十三間。

    這里還設有待詔,左邊是章詞待詔,右邊是擅書畫待詔。

    李自成進北京后,便在武英殿辦理軍務,兵敗山海關退回北京后,倉促舉行的稱帝典禮也是在武英殿舉行的,他撤離北京時還曾下令火燒皇宮,武英殿幸免于難。

    清軍入關,多爾袞也是在武英殿攝政理事,順治由沈陽遷都北京后,開始也住在武英殿。

    如今還于舊都的大明紹天皇帝,也在武英殿正式召見群臣議事。

    武英殿在外朝前面,方便大臣出入,這里總體保存的也都還很完備,李自成、多爾袞、順治都曾入住,所以經過幾次修葺。

    “京城衛戍、守備以及宮中宿衛事關重要,請陛下欽定制度。”

    今天的武英殿廷議,規格較高,正式遷都北京后的第一次廷議,三品以上在京文武職事官都到了,還有一些緊要職位的,四五品的也來了,濟濟一堂,滿殿紫緋。

    紹天帝起兵以來,各種制度與以前多有不同,隨著皇帝下旨設國史館,開始修前十六帝的這二百多年歷史,已經開始有人稱紹天以前叫前明了,現在是后明時代,雖然這不是官方的正式稱呼,但已經漸漸成了普遍認識。

    如今的紹天朝,猶如東漢光武中興,各方面都與以前不同。

    京城皇宮的衛戍宿衛,自然更是重中之重,之前在南京、東京,也都還比較臨時,有些制度還不完備,但現在必須得更加正規。

    大明以前有京營三大營,實行衛所班軍制度,又有親軍諸衛等宿衛。

    朱以海之前跟文安之等也簡單透露過京城衛戍制度有要所更替的。

    這種事情,沒有哪個大臣敢輕易越俎代庖。

    以前明朝禁衛系統大抵就是親軍、京軍、班軍,而如果更早的王朝,又各有不同。

    秦漢以后,國家軍隊主力集中于禁軍,西漢禁軍分兩部份,直接保衛皇帝的駐扎在長安城南的未央宮,稱南軍。南軍又分兩部份,皇帝貼身侍衛,都是軍官,由郎中令統領,稱郎衛。與皇帝關系不是太緊密的,守衛皇宮的巡查警戒的武裝,稱衛士,由衛尉統領,另一部份禁軍衛戍京師及周邊地區,為首都警衛部隊,稱北軍,由中尉統領。

    南軍隨侍皇帝,出警入蹕,北軍還承擔戰略機動部隊角色,征伐四方。

    漢文冰寒時設置衛將軍統領南北兩軍,僅次于三公,高于九卿,是禁軍總管。到了武帝時,增強禁軍力量,南軍里增加了羽林軍、期門軍,北軍里增加了中壘、屯騎等八部,由八校尉統領。

    秦漢以來,歷朝都非常重視京畿的禁衛部隊,唐朝時有南北禁軍,宋代禁軍遍及天下,號稱八十萬,又分三衙,互相制約。

    明代則分親軍、京軍和班軍等。

    朱以海就是靠馬上起家的,雖然起兵之初魯王的身份對他非常有幫助,但最后能成功的還是靠他一手建立起來的御營部隊,外驅逐韃虜,內威服軍頭。

    各朝的禁軍都精銳,如果控制不好,就會被左右朝政,甚至如唐代宦官專政,太監們就是憑借著掌握了北衙禁軍,達到了能夠廢立皇帝的濤天權勢。

    宋太祖趙匡胤就是依靠北周的侍衛親兵力量,黃袍加身而建立北宋。他將北宋禁軍分置三衙,統領數十萬主力,三衙各有都指揮使等長官,卻往往不常設,且各衙互不干涉,以防止禁軍將領操控軍權、專斷朝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蛟河市| 吴桥县| 芦溪县| 珲春市| 玉山县| 改则县| 黄梅县| 德阳市| 蓬安县| 蒙阴县| 凤山市| 凤台县| 长宁县| 临武县| 思南县| 临颍县| 泽普县| 荥阳市| 墨脱县| 呼伦贝尔市| 曲阜市| 二连浩特市| 清水县| 本溪市| 邓州市| 六安市| 扬州市| 阳谷县| 泽库县| 安多县| 柳河县| 伊川县| 新竹市| 武穴市| 集安市| 马公市| 深圳市| 蒙阴县| 突泉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