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68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海上升明帝》


    第(2/3)頁

    以前英國還向大明出口鐘表、眼鏡、望遠鏡、玻璃鏡、玻璃等,但現在這些產品皇家少府監下都有了自己的廠,不論產量還是質量還是價格都反而遠強于英國等西洋人,反而開始向他們出口。

    “這東西挺好的,做衣服既暖和還不皺,特別是還能防些雨雪呢。年前我莊上也買了些,可不便宜呢,猩猩氈要一塊銀元一尺,這羽鍛也要每尺銀五錢,猩猩氈一套衣料要幾十兩銀子,羽緞套料也要十六七兩。”

    “現在市面百姓做衣用的普通棉布一匹都僅三錢銀,這一套羽緞料,都夠的一戶人家一年的開銷了。”

    朱以海笑道,“朕給你的這個猩猩氈和羽緞還是其中上品,價格還得翻幾番。”

    “陛下怎么舍的讓這英國人賺了咱大明這銀子,不讓少府監研究研究,也弄些個呢絨作坊呢?”她笑著說道。

    “這是自然的,少府監早就開始立項呢絨紡織項目了,咱們中原雖養羊少,但是西北、燕代還有塞上養的羊可不少,咱們并不缺山羊毛絨,何必年年大量向國外進口呢,

    不過這英國佬不肯賣咱們這紡織呢絨的機器,現在主要靠偷學仿制,去年在漢中就悄悄開工了一家漢中織呢局,不過剛開始,進展還不算順利,對原料了解不足,所進的原料羊毛里有粗有細,現在的機器以細軟羊毛為宜,還得雇人從收來的粗羊毛里揀取細羊毛,四十個人一天只能揀出兩斤,收來一百斤羊毛,只有十斤可織上等呢,余下的只能織成粗呢毛毯,成本挺高。

    而且那邊廠子選的地方水源不足,含鹽量高,影響漂染質量,廠子新建,工匠師傅不足,工人也不夠,總之問題還很多。

    到現在,一天也只能產呢八匹,作坊上報說一年產量不超過三百匹,且成本比進口的要高,質量還差。”

    王桑榆聽了一點不覺得奇怪,這位皇帝日理萬機掌控軍國政務之余,總還會抽些空去關注一些其它別人看來有些不務正業的事情。

    從鑄幣到挖礦,從開銀行到發行代金券,從建織造局到造船廠,從火炮廠到鍋廠,從鐘表廠又到毛織廠。

    “陛下不會就這樣認輸吧?”

    “那是不能,工匠不足就高薪去挖,機器落后,就想辦法買或偷來更好的新機器,廠址位置不行,就換地方。已經選址宣化張家口正建第二個毛織局了。只要前期肯投入,后期還怕沒收獲嗎?咱們大明這么大市場,周邊西南西北北方那么多牧場和游牧部族,有那么多羊毛,既不缺原料又不缺市場,咱們豈能白白把這么大市場讓給英國人,年年向他們大量進口?”

    最起碼大明也有了毛織產業后,以后就算再進口,那定價權也在大明手里。

    “陛下這是一點賺錢機會不愿意給洋人啊,就不怕洋人惱怒嗎?”

    “怕啥,買賣嘛,就得競爭。這商業既是互通有無,更是比拼技術,當沒有了技術優勢后,那就只能被剪羊毛,只能淪為原料供應商。咱們這呢絨要是起來了,到時洋人就不能賣這么貴,甚至以后比不過咱們的成本,他就只能向我們出售羊毛羊絨?!?

    “其實洋人也都是這樣的,咱們的絲綢以前歐洲人眼里的軟黃金,但是在唐代時,波斯人就已經開始也養蠶織絲了。前些年,因為呂宋運去美洲的大明絲綢物美價廉,這西班牙國王不是下令,禁止呂宋再往美洲運輸大明絲綢,限制來呂宋的商船數量,限制美洲運往呂宋的白銀,他們只讓呂宋往美洲運大明生絲,不許運絲織成品,不就是怕沖擊他們西班牙國內的絲織產業,怕奪走他們的美洲市場嗎?

    而那些英國人,現在一年從這茶葉貿易里賺幾百萬英鎊,還征收巨額茶稅,現在卻仍不滿足,他們已經開始偷偷的從我大明偷茶樹種,開始在印度偷偷的試種茶葉,想以后自已種茶不再向我們買茶了。”

    這就是資本的必然,天然趨利。

    大明現在出口茶產量極大,價格還很高,擁有定價權,紅茶每擔二十六兩,綠茶每擔二十四兩。

    現在大明形成了幾大茶葉出口中心,徽州綠茶集中屯溪,由新安江經杭州轉上海,祁門紅茶也經屯溪或九江運上海。

    浙東平水茶由紹興起運,經杭州到上海。

    武夷山茶運福州港出口。

    而武漢也成了重要的茶葉港,運銷蒙古、青海、西域等北方的茶磚亦由漢口出口。

    僅去年,上海港就出口茶葉共六十多萬擔,福州出口茶葉六十多萬擔,漢口茶葉出口二十多萬擔,廣州等港零星出口茶葉十余萬擔。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仁化县| 苍南县| 万年县| 库车县| 苏州市| 武义县| 祁阳县| 和平县| 项城市| 博罗县| 云安县| 千阳县| 中宁县| 九台市| 新邵县| 贵港市| 荔波县| 屏东市| 香河县| 尼玛县| 楚雄市| 凌云县| 烟台市| 泸州市| 灯塔市| 东乡| 漳平市| 阳朔县| 洮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桦甸市| 西青区| 买车| 新平| 南岸区| 延川县| 汝城县| 麦盖提县| 樟树市|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