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80章 氣氛上來了-《海上升明帝》


    第(3/3)頁

    鄂爾多斯相對保存完整,其七部直接編為一盟。

    朱以海本來封騰機思為蘇尼特汗,讓他在壩北游牧,是想扶持他做為漠南蒙古的一大首領(lǐng),與其它幾部分統(tǒng)蒙古,互相牽制。

    皇帝沉思良久,所有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朱以海終于緩緩開口,“蘇尼特部最早舉旗歸附大明,出兵抗虜,勞苦功高,亦是朕之女婿,近來雖因被手下烏班岱等奸佞挑拔蠱惑而犯下諸多罪行,但朕不是那種記過不記功之人。

    不要再以兄弟之親相互吞并了,過去草原上征伐不斷,常年內(nèi)斗,蒙古牧民們深受其害,苦之久矣。

    如今朕來多倫與諸部會盟,希望能夠與諸部好好的會商,擬出一個各方都接受的劃界方案,以后各自在自己牧區(qū)放牧不要越界,有矛盾可以找大明協(xié)商調(diào)解,不要動不動就打仗。”

    朱以海雖然口里說著記蘇尼特功勞,但聰明人卻都聽出話里重點是重新劃界。

    后金多次與蒙古各部會盟,用了多年時間,才建立起了現(xiàn)如今的這么一個大致穩(wěn)固的盟旗制度和各旗界線。

    現(xiàn)在皇帝一句話,要重新劃界。

    “蘇尼特將近年所搶掠其它部落的牲畜、人口都?xì)w還本部,將所依附的牧民各還本部。”

    當(dāng)然,若是其原部落不在,也可聽任自由選擇,留在蘇尼特,或是去投其它部落,或是南下投大明,成為大明的編戶齊民牧戶,都要聽其自由選擇,不得阻撓。

    在劃界的問題上。

    朱以海讓大家討論,其實也不過是先讓蒙古各部爭,爭的差不多了皇帝再出來調(diào)停。

    最終其實還是要按著皇帝的那一套來。

    不出所料,當(dāng)朱以海讓各部討論后,立馬吵翻了天,除了蘇尼特的騰機思兄弟跟霜打的茄子一樣蔫了外,其它各部首領(lǐng)爭吵激烈。

    一連吵了幾天。

    最后也沒吵出個結(jié)果來,皇帝于是才拿出了一個自己的方案。

    在漠北,以現(xiàn)在喀爾喀三大部落,設(shè)立三個都護府,車臣汗、札薩克圖汗、土謝圖汗各授都護職,同時加封三汗分別為懷化、懷德、懷仁親王。

    對漠北三大部汗王所統(tǒng)轄的各部,朱以海直接以尊重喀爾喀傳統(tǒng)為名,將其分別設(shè)為都督府,但卻又搞平衡,每汗給了十二個都督府,總共三十六都督府。

    都督皆由各鄂托克部首領(lǐng)擔(dān)任,他們都是達延汗的子孫,各都督皆授郡王爵位。

    各都督府劃定界線,不得越界游牧,不得互相攻伐、偷盜搶掠,每年在都護府駐地會盟一次,由都護主持。

    另外,三大都護府下,還設(shè)置副都護兩名,一個由大明朝廷派官員擔(dān)任,一個由部落推選擔(dān)任,協(xié)助都護理事,朝廷授其濟農(nóng)銜。又設(shè)長史、司馬各一,其余參軍事等,長史和司馬都由朝廷派遣,負(fù)責(zé)處理司法訴訟,越界糾紛等。

    三十六都督府,各設(shè)都督,加諾顏銜,下也設(shè)副都督兩名,一名朝廷派遣,一名部落推選,部落推選出來的朝廷授其琿臺吉銜,另由朝廷派駐長史司馬參軍等。

    “凡達廷汗子孫,年滿十六歲入京侍衛(wèi)三年,役滿正式賜封臺吉銜并子男爵位等。

    都護、都督職由嫡長子世襲,副都護、副都督由部落推選,朝廷授封。”

    漠北三汗,和各都督諾顏,劃界統(tǒng)領(lǐng)部眾,享有征稅等權(quán)。

    他們不需要向朝廷繳稅,都督需要三五年一進京朝貢,都護兩三年一進京朝貢。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左旗| 噶尔县| 佛冈县| 泉州市| 沈阳市| 云安县| 阿合奇县| 广西| 华池县| 谢通门县| 西峡县| 喀喇沁旗| 汾西县| 通辽市| 潢川县| 册亨县| 图木舒克市| 襄汾县| 遵义县| 蓝山县| 衡阳县| 杨浦区| 天祝| 临夏县| 阳朔县| 山西省| 伊春市| 芮城县| 静安区| 建水县| 灌云县| 岑溪市| 沈阳市| 宁津县| 图木舒克市| 遂宁市| 霍山县| 琼中| 彭泽县| 宁强县|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