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那就試試-《海上升明帝》
第(1/3)頁
塔爾巴哈臺。崇禎十三年,在高僧咱雅班第達的奔走下,喀爾喀扎薩克圖汗發起召集,衛拉特四部、喀爾喀漠北三部,以及三位呼圖克圖大喇嘛,二十七位首領聚集于塔爾巴哈臺會盟。
遠遷額爾濟河伏爾加河的土爾扈特也不遠萬里參會,大會上各部達成共識,結成同盟,結束無休止混戰,以抵制咄咄逼人的女真。
為約束各方,樹立格魯派正統地位,特制訂喀爾喀衛拉特法典,法典共一百二十一條,所有與會部落頭領宣布遵守法典,違者將被重罰。
轉眼十二年過去。塔爾巴哈臺再次熱鬧了起來,無數人馬正在這個初秋時節趕來。
在剛過去的那個夏天,西域十分熱鬧,甚至有些混亂,而在這個秋天,混亂已經結束了。
各方勢力奔赴云集塔爾巴哈臺。漠北喀爾喀三汗,漠南三汗,漠西衛拉特杜爾伯特、扼魯特二汗,以及準噶爾汗,還有遠在藏地的護教法王固始汗,格魯派的攝政索南饒丹,統領當雄八旗的長子洪臺吉達延,統領青海和碩特左右翼八臺吉的大賴洪臺吉等。
甚至哈薩克汗、吐魯番汗、烏茲別克三汗,以及諾蓋汗也來了。一時間,絲綢古路上人馬絡繹不絕,塔城更是熱鬧非凡。
唐代,這里曾設立都陵都護府,程咬金曾任蔥嶺道行軍大總管,率兵討伐叛亂的西突厥阿史那賀魯,攻克塔城附近的咽面州,平定叛亂,天寶年間,此地設有曹祿州、火拔州,并有清海軍城、葉河守捉、黑水守捉等。
而此時。在塔爾巴哈臺建立了一座嶄新的土城,塔城。城周三里,高一丈八,設有四門,另有綏靖棱堡一座,一大一小矗立在塔爾巴哈臺山南草原上,這里地勢平坦,水源豐富。
土地肥沃,水草茂盛,樹木成片,山岳圍屏,北山南坡沿東西走向有許多地下水流出表面,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泉眼,蒙古人稱為楚乎楚,由此向南匯入額敏河。
這里一直都是優良的春秋牧場,也是南北冬夏牧場轉場的必經通道。在夏天擊敗準噶爾,殺巴圖爾汗后,明禁軍順勢進入了塔城地區,并在原準噶爾汗帳所在的這塊地方,修筑起了塔城和綏靖堡。
公開的原由,當然是塔城以后做為貿易互市的邊市,綏靖堡和駐軍,則是驛站,方便聯絡和保護邊市的。
實際上,當然是明軍趁機加強控制。建立起塔城和綏靖堡后,這塊草原,大明就能屯兵、移民屯墾,在這里釘下一顆釘子,長久立足扎根。
這個地方是優美的,北邊東邊南邊都是大山,西南面是圖古勒湖,這是個很重要的通道,宜耕宜牧,還有非常好的防御條件。
在這里筑城建堡屯兵,有機會當然不能放過。楚琥兒雖然不滿明軍西進,可他忙著要整合準噶爾各部,急于坐穩自己墨爾根汗的位置,這個時候也不敢公然跟大明翻臉。
明軍卻有幾分不依不饒,得寸進尺的意思,不僅在這里筑塔城修綏靖堡,而且還往西進二百余里,在雅爾烏爾扎爾也修筑城池,移兵屯田,筑有雅爾城和肇豐棱堡。
還在其東面的霍博克賽里堡也屯兵,并增筑鎮遠城。明軍在原準噶爾核心地帶,一口氣建立了三個軍事基地,各駐一協鎮人馬,還在那邊圈地屯田。
又一支人馬趕到。卻是準噶爾新大汗墨爾根汗楚琥兒父子一行人,楚琥兒騎在馬上,遠遠打量著那一大一小兩座新城堡。
“父親,這些漢人欺人太甚!”察罕臺吉惱怒的道。墨爾根汗楚琥兒卻沒急著接話,他另一邊的長子巴噶班第也沒出聲,爺倆都沉默著,心里都憋著一股火,但兩人都領教過明軍的厲害。
巴噶班第率五千人馬,結果被大明的仆從軍瀚海軍三千人打的潰滅,他甚至在大帳里被人家摸進來俘虜了,當了幾個月俘虜才放回去。
楚琥兒關鍵時候背叛兄長,引兵西撤,本以為能夠坐山觀虎斗,大哥巴圖爾汗就算不敵明軍,那也能把杜爾伯特打殘,甚至讓明軍傷些元氣,到時他再出來收拾殘局,誰料到喀喇烏蘇那邊大敗不說,巴圖爾也在霍博克賽里全軍覆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吉木乃县|
怀来县|
锡林郭勒盟|
濉溪县|
中阳县|
鹿邑县|
阿克|
邵武市|
达拉特旗|
定安县|
武强县|
东海县|
文成县|
蓬安县|
罗江县|
长寿区|
琼结县|
来凤县|
集贤县|
寿光市|
株洲县|
云霄县|
康乐县|
盐池县|
富蕴县|
宜君县|
宁南县|
临沭县|
江山市|
怀柔区|
福贡县|
安福县|
高安市|
江口县|
宣城市|
柳林县|
清远市|
道真|
资兴市|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