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忠誠-《海上升明帝》
第(2/3)頁
要說起女真人鬧事,其實也是個有些歷史的事情。
其實元朝的時候,朝鮮不僅是元朝附屬,而且元朝是深入朝鮮半島,其直轄的領地是跨越鴨綠江的,元朝不僅跨過了鴨綠江,甚至跨過了當年高麗王朝時防御契丹的千里長城,將高麗的和州納入直轄,置雙城總管府于和州統轄其民。
元朝一直統治了雙城總管府九十九年,在遼代以來,雙城和高麗長城,成為高麗和女真的邊界線。
明初,也曾設鐵嶺衛于雙城,只是后來遷走。
之后朝鮮李氏趁著大明征討西南和漠北之際,出兵攻打高麗長城北面的女真各部,最后把邊界線推到了鴨綠江和圖們江口,大明后來也默許承認,朝鮮稱之為大明賜地。
此后也就一直這么延續下來了。
他們不再以高麗千里長城為北界,而是圖們江和鴨綠江為界,其千里長城建立到今六百余年,西起海濱古國內城界、鴨綠江入海處,東跨威遠、靜海、興化、寧德等十三城,抵耀德、靜邊、和州三城,東傅于海,延綿千里,以石為城。
明朝和朝鮮確定了新邊界后,原來在鴨綠江圖們江南、高麗長城北的那些女真部落,多數是長白山女真諸部,后來陸續被朝鮮人攻破據點,被迫臣服入籍。
到了建州女真崛起的時候,皇太極父子就數度過江,也是以有女真部落南逃被朝鮮收留為名,后來一直打的朝鮮君臣投降,只是皇太極當時重心在明朝,所以朝鮮稱臣進貢后,便仍維持了與明朝的那條鴨綠江圖們江的邊界線。
但是,確實有不少女真人過江南下定居生活,到朱以海北伐后,明軍有意的把一些女真部落趕過江,甚至暗里接納早就在朝鮮生活多年的一些女真部落的歸順。
女真人在朝鮮生活雖然許多代了,但一直飽受朝鮮歧視,其實不僅是北部的女真人,整個咸鏡道那邊的朝鮮人,都被朝鮮朝廷歧視,雖然那是開國君主李成桂的家鄉,也是數位朝鮮女真大將的家鄉,可就是如此。
反之大明在進入東北后,迅速招撫女真各部,與他們通商貿易,甚至賜官賞爵,那些江南岸的朝鮮女真各部,看到江北的那些女真部落有此待遇,再瞧瞧自己被朝鮮人歧視了多少代了,自然有心歸附大明。
朱以海對此也是樂于接受,暗里一直往來聯絡著,所以這些年從鴨綠江到圖們江,再到高麗長城、原雙城總管府的朝鮮北境,女真人變的越來越多,許多北面的女真部落南下,表面上是投奔朝鮮,其實暗里是奉旨行事。
經過這么好幾年的發展,這些新南下的女真部落跟以前逐漸南下的女真部落,漸漸的就聯合了起來,一直在準備著,等大明在東北基本上重建秩序后,他們也就恰巧的起兵反朝鮮了。
他們舉起旗號,推舉首領,說這些地本來就是他們女真人的,從遼末時起就是他們女真人的了,以前是朝鮮占了他們的土地,甚至奴役他們,現在他們要自立。
皇帝布局數年,所謀劃的也就是恢復到元朝時的朝鮮邊界線,不僅要把高麗長城以北的蓋馬高原、咸鏡山脈盡數收回中原直屬,還要把高麗長城東南原雙城總管府的東朝鮮灣咸境灣平原拿走。
這樣的話,大明就徹底占據了朝鮮半島北部的戰略高地要點,尤其是還將獲得從鴨綠江和圖們江的那些沿海岸之地,能夠進一步削弱朝鮮,將他更加牢牢的控制在手里。
雖然蓋馬高原比較偏僻窮困,可軍事上卻很重要,而且這里也是高麗參的重要產地,而且其東朝鮮灣朱以海認為很重要。
「讓朝鮮跟女真人打一仗再說,等他們收拾不了局面的時候,到時你再派人出面調停,讓女真人不要繼續南侵,到時讓朝鮮會盟簽約,把高麗長城以北和雙城府劃出來,朝廷到時可以在那邊設立都護府、都督府。」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东台市|
个旧市|
定州市|
宾川县|
兰考县|
尖扎县|
东乌珠穆沁旗|
隆尧县|
蓝山县|
天祝|
射洪县|
达孜县|
琼结县|
沅陵县|
包头市|
广汉市|
贞丰县|
新竹市|
仁化县|
鄂尔多斯市|
海盐县|
华阴市|
互助|
阜平县|
利津县|
南宫市|
句容市|
项城市|
丰顺县|
桑植县|
富民县|
满城县|
绥阳县|
乌审旗|
东乌|
明光市|
且末县|
上饶县|
大城县|
新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