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批涌入國會大廈的暴民,在拍完照,拿完東西之后,很快散去。 當時正身處咖啡廳二樓包廂的葉清璇,無疑也是讓羅輯幫忙搜索,在卡倫貝爾全網提取有用的信息,時刻關注著最新動向。 站在上帝視角的葉清璇,對于卡倫貝爾眼下的局面,她無疑是看的清楚的很。 遲遲沒有做出更進一步動作的上位階層掌權者,擺明了是在等待卡倫貝爾人民的情緒冷卻下來。 當然,在這段時間里,對方想來也不會閑著。 按照葉清璇的預想,這會兒工夫,那些上位階層的掌權者,應該是已經開始嘗試取回軍事力量的控制權了。 和其他宇宙國的正規(guī)軍部隊相比,卡倫貝爾的部隊缺少戰(zhàn)火的洗禮,在實戰(zhàn)經驗上,可能是要遜色不少,但畢竟是接受過正規(guī)訓練的,這使得他們的自制力,要明顯強過一般民眾。 自制力強的人,頭腦大多冷靜,而頭腦冷靜的人,必然懂得思考后果,思考完后果,又會形成新的自制力,這就是一個循環(huán)。 現(xiàn)在這些上位階層的掌權者,在情緒化的人民群眾這邊,沒辦法重新建立起掌控力,但是,在還沒情緒化的正規(guī)軍部隊這邊可以啊! 說到底,對于那些上位階層的掌權者們來說,只要軍事力量還沒有完全脫離他們的掌控,那卡倫貝爾的局勢,就是能夠得到控制的。 不過這并不代表軍方部隊那邊,就一點事情都沒有了。 畢竟你也不能保證每一個士兵,他們的自制力都那么好。 從人民們發(fā)生暴動的那段時間起,卡倫貝爾的各個軍區(qū)內,同樣形成的階級對立,也已經造成了多次沖突,很多部隊的態(tài)度,更是變得曖昧了起來。 這么說可能不太準確,更加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下面的士兵們,他們的態(tài)度變得曖昧了起來。 那些士兵們還算冷靜的頭腦,并沒有讓他們直接加入到示威群體之中,當眾和卡倫貝爾的上位階層對著干,但相對的,他們顯然也沒打算和同樣平民階層的人民們對著干。 尤其是個別在那群示威游行的群體中,看到了自己家人親屬的士兵…… 這一份曖昧的態(tài)度,在國會大廈的淪陷中,得到了最大的體現(xiàn)。 沒有他們刻意的退避,那些民眾怎么可能沖的進國會大廈? 到了事后,作為上位階層的高級軍官們,面對這些士兵,他們又能做什么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