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管怎么說,對那個叫‘卡辛’的狐人,羅輯算是先記住了。 不過在這同時,他更加關(guān)心的,是另外一個問題。 “郭嘉,北面的下一步,你覺得該怎么走?” 對于這個問題,郭嘉顯然早有考慮。 畢竟,他要比羅輯早好一段時間收到這封信件。 在當(dāng)時看完信件之后,郭嘉心里就琢磨著,皇帝陛下肯定會問他這個問題。 因此現(xiàn)在亦是表現(xiàn)的應(yīng)答如流。 “回稟陛下,在微臣看來,應(yīng)該加派兵力駐守崗哨營地,并對崗哨營地進行更進一步的加強建設(shè)。” 這個問題,擺在眼前的選擇,硬要說有三個。 就算羅輯不一一羅列出來,郭嘉自己也能想得到。 第一個選擇,是反攻回去。 如果是要打反擊戰(zhàn)的話,那就不太需要考慮防守的問題了。 可問題在于打不了。 苦寒之地的生存環(huán)境太惡劣了。 再加上地圖,他們也僅僅探索了前段和中段的一部分,深處還是一片迷霧。 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個都占不到。 這個時候打反擊戰(zhàn),怕不是腦子進水。 而第二個選擇,自然是再次推回前線營地,繼續(xù)維持獸人部隊發(fā)起進攻前的一種狀態(tài)。 但這實際上并不是一個好選擇。 原因在于前線營地的坐落位置本就算不上好。 當(dāng)然,也算不上差。 距離崗哨營地有一段路程,若是出了什么意外狀況,崗哨營地這邊是無法在第一時間施以援手的。 而想要更進一步進行建設(shè),從而加強前線營地的防御能力的話。 也因為距離問題,運送資源建材變得非常困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還得調(diào)動數(shù)量相當(dāng)多的人手,一年半載,還不一定搞得定。 就算搞定了,也未必能百分百的抵御接下來苦寒之地獸人的進攻。 簡單來說就是性價比太低。 相比較起來,第三個選擇,駐守崗哨營地,性價比可就高太多了。 首先,崗哨營地距離比較近,后面就有北地山城幫忙囤積資源。 同時,前面還有一道長長的峽谷,可以讓他們布置兵力。 作為一座要塞,性價比完爆前線營地。 所以在郭嘉看來,有那資源,不如加強崗哨營地的建設(sh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