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六上午,楊帆驅(qū)車帶十三姨和柳芊芊、果果去區(qū)里逛。 “上初中后,我寄宿住校,周末才回家一趟。每次回家,都是走十幾里的路回到山上的。” “周日下午收假,我爸有空才會騎摩托車送我去學(xué)校,要是干活兒忙,我還得自己下山回校,飯盒里裝滿我媽炒好的肉。” “學(xué)校食堂的葷菜,打一份能吃到兩塊肉就不錯了。” “這個隧道,我走了六年。” 不知不覺,人就長大了。 小時候看《貓和老鼠》的那批人,現(xiàn)在都成了中年人。 湯姆貓已經(jīng)老去,主人家新來的貓?zhí)焯於计圬撍瑩屗氖澄铮哉妓母C。 但它卻從未流淚過。 當看到已布滿蜘蛛網(wǎng)的洞口時,它卻流下了淚水。 多希望那只陪它鬧了大半輩的耗子還能出來。 小孩子以為長大能解決所有問題,后來發(fā)現(xiàn),長大才是問題的開始。 黔江這個區(qū)很小,沒有摩天大廈,看上去沒有大都市的那種壓抑,遮天蔽日。 進區(qū)前,路邊有個免費洗車處,楊帆關(guān)好車窗,從道上下來,開進去。 是真的免費洗車,兩個大姐各站一邊,腳踩雨鞋,身穿防水服,拿著水槍清洗要進城的車輛外殼。 走在大街上,很少見到正值當年的年輕人。 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學(xué)生模樣的少男少女。 “你看到了什么?”停好車,去往楊帆入讀過的學(xué)校,楊帆問柳芊芊。 “能看到什么?”目光掃視了一下規(guī)劃得不是很好的街道,和路上的行人,柳芊芊好奇問道。 果果穿著仙女裙,戴著飛碟狀圓頂遮陽帽,走在戴著同款遮陽帽的媽媽身邊,眼睛一直盯著路邊的小吃攤。 要不是被媽媽牽著手,她可能就會停下來,甚至跑過去踮起腳尖張望。 “具體點說就是,這里給你什么感覺?”楊帆換了個方式詢問柳芊芊。 柳芊芊思考了一下,說道:“安逸,放松。” 楊帆點頭:“有沒有感覺缺乏活力?” 柳芊芊認真觀察一陣子,然后說道:“確實,讓我在這里工作上班,定居下來,我會待不住。” “是啊。”楊帆說道:“以前我很喜歡很知足于這里的熱鬧和繁華,覺得這里幾乎要什么有什么,比山上好一百倍。但自從走出去后,我就很難再回到這里,踏踏實實工作上班,結(jié)婚成家。” “出來遇到我,你不高興嗎?”柳芊芊挽住楊帆的胳膊。 “沒有不高興。”楊帆站到一所學(xué)校大門前:“有句話說,別在沒見過大海之前,把自己淹死在小水坑里。我見到了大海,很慶幸。” 雖然是周末,但學(xué)校也不對外開放。 楊帆沒能帶柳芊芊她們進學(xué)校,只是繞著學(xué)校,隔著圍墻欄桿尋望里頭。 鄉(xiāng)下的學(xué)校,管理就不會這么嚴格。 說明城市套路深,光鮮亮麗背后,是各種危險,欺詐,不信任,冷漠,暴力…… 上午的陽光不強烈,但中午之后,烈日暴曬,果果昏昏欲睡,楊帆一行人便驅(qū)車回到山上。 楊爸楊媽沒在家,去果園里了。 果園在另一座山頭,規(guī)模也不大,兩老是典型的小果農(nóng)。 果園里種的是脆紅李,中午前,楊爸楊媽回來過,在客廳顯眼位置放了一籃子自家種的脆紅李。 脆紅李,為投桃報李中的“李”。 投桃報李出自《詩經(jīng)·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 李子在以前非常受人喜愛,大概比桃子更受歡迎,感恩的人便用它來報答對方。 李子有很多種,相當多一部分要么酸的冒口水,要么就是澀的渾身發(fā)抖。 脆紅李是“李”中豪杰,一個可以有半個拳頭那么大,四周都有霜,紅紫色,脆而多汁。 簡單說就是:脆、紅、甜。 “哇,楊帆,我們家種的嗎?”進屋開上電風(fēng)扇后,柳芊芊第一時間去翻果籃里的李子。 看著它,第一感覺是它太紅了,紅到發(fā)紫,綠色的地方很難找到。 “嗯,在斜對面那座山上種的。”楊帆拿盤子接一部分脆紅李,拿去走廊上清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