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淮南子·齊俗訓》:治世之體易守也,其事易為也,其禮易行也,其責易償也。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 意思是,在治世,人們堅守本職崗位,它的事情也容易完成,它的禮儀也容易實施,人們間的債務也容易償還。所以,一人不兼任多種官職,一官也不兼任多種事務,士農工商各行其職,在不同的領域從事不同的工作內容。因此,農夫們在一起談論勞動力之強弱,士人們在一起討論德行的高低,工匠們在一起研究工藝技術的精巧,商人們在一起交流生意經。 古人提出士農工商的本意,是為了各行各業,能更好的發展。 但是自從世家形成以后,世家一直利用士農工商的概念,來劃分階級,就是為了顯示他們高人一等。 現在林軒用商人不事生產,加收商稅,是為了限制商人的增加,讓他們根本無法反駁。 但是不反駁,就意味著,他們家的商隊,都需要交商稅。 一時間,世家的官員都在絞盡腦汁,想著阻止李世民加收商稅的辦法。 “此事就這么定了。”李世民非果決的說道,根本不給世家應對的機會。 王澤出列說道:“請問陛下準備將此事交給何人負責?” 既然此事已成定局,他們無論如何要把把這個權利抓到手里。 李世民當然知道王澤的想法,淡淡的說道:“朕準備讓門下省值班侍奉馬周全權負責商稅一事,隸屬民部管轄。” 馬周是誰?世家在腦海里轉了一圈也沒印象。 “陛下圣明!”世家的官員紛紛附和。 在他們眼里,李世民既然派一個無名小卒管理商稅一事,就代表李世民對商稅一事并不是太過重視。 這樣一來,加收商稅一事,對他們影響不大,沒必要因為這件事去得罪李世民。 他們不知道馬周是誰,林軒知道啊。 這可是個大牛人,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但他是未來的宰相啊。 馬周出身貧寒,雖有一生才學,卻一直窮困潦倒。 后的常何看重,收為門客,才不至于流落街頭。 去年李世民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涉獵經學,馬周便為常何陳述合乎時宜的事二十多件,叫他上奏,事事符合旨意。李世民不信常何有這樣的才能,叫來詢問,常何說:“這不是臣所能寫出的,是家客馬周草擬的。他每次和臣談論,無不以忠孝為宗旨。“李世民當天召見了馬周,在馬周尚未到達期間,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馬周拜見后,李世民和他談論得非常高興,令他在門下省值班侍奉。 林軒冷笑,你們現在不把馬周放在眼里,等你們知道馬周的厲害就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