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耿國公府雖然位于東市,但耿國公府并不算奢華。 相比較那些占地動輒上百畝的國公府來說,耿國公府算得上破落了。 甚至一些侯爵的府邸,都要比耿國公府強上不少。 “陳叔,你說我們還有回到嶺南的一天么?”馮智戴有些落寞的說道。 馮智戴口中的陳叔,是其母親當年陪嫁帶過來的仆人,馮智戴懂事以來,陳叔就已經(jīng)在他身邊伺候了。 兩人雖然是主仆,但是馮智戴有什么都愿意和他說,他對自己父親都做不到如此毫無隱瞞。 陳叔安慰道:“二郎,不用擔心,老爺最喜歡的就是二郎了,來的時候老爺不是說,只要二郎愿意來長安學習,以后耿國公的爵位,就由二郎繼承么?二郎要繼承爵位,總有一天會回去的。” 話雖這樣說,但是他們來到長安已經(jīng)六年多了,長此以往,會不會出現(xiàn)什么變故,誰也說不清。 馮盎的第一任妻子,剩下一個兒子就難產(chǎn)死了。 馮智戴的母親是嶺南大族,作為續(xù)弦嫁給了馮盎。 馮智戴雖是嫡子,卻不是嫡長子,雖然最受馮盎喜愛,但是這么多年不見,父子之間肯定生疏了許多。 加上馮盎的大兒子在嶺南非常得民心,馮智戴少年時期就來到了長安,在嶺南毫無根基,即便馮盎想讓馮智戴繼承爵位,馮智戴最終能不能繼承爵位,都很難說。 “父親雖然最喜歡我,但是也喜歡大哥,我在長安這么久,恐怕父親對大大哥的喜愛,已經(jīng)超過我了。”馮智戴雖然算不上特別聰明,但是也不傻,這么簡單的道理,他自然明白。 陳叔暗自嘆了一口氣,道理誰都懂,但是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說是到長安來學習,實則就是質(zhì)子,雖然朝廷沒有派人監(jiān)視他們。 但是陳叔明白,只要他們有離開長安的動作,立馬就會有人報告給李世民。 “公子,涇陽縣侯送來拜帖,想要拜訪公子。”侍女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馮智戴一愣,他在長安雖然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但是對于這位長安新貴,自然是聽過的。 讓他想不通的是,他和林軒毫無交集,林軒來拜訪他做什么。 “告訴他本公子身體不適,見不了客。”回過神來,馮智戴直接拒絕。 “等等。”陳叔阻止道:“二郎,老奴覺得應該見一見涇陽縣侯。” 馮智戴連忙說道:“陳叔,你忘了來的時候父親怎么說的么?深居簡出,盡量不要和長安勛貴有所牽扯。” 馮盎送兒子到長安做質(zhì)子,特意交代他不要和長安勛爵子弟有所來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