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自己這也算為佛教增加信徒了。 林軒覺得如果真有佛祖什么的,最起碼應該給他封個菩薩什么的。 嘎! 津本陽傻眼了,他要四書五經和佛經有屁用啊。 要是真要,他自己不會買啊。 他要的是大唐的各種工藝技術。 “你說的有道理,這件事交給禮部了,在扶桑的賞賜中,加上四書五經各五百本,各類佛經讓各大寺廟提供,盡量多送一點,不能讓天下人覺得朕小氣。”李世民非常大方的說道。 津本陽說道:“大唐皇帝陛下,扶桑對醫道典籍,和記載各種工藝的書籍都需要,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賞賜一些這類書籍。” 四書五經和佛經什么的都能買的到。 而關于各種工藝的書籍,就算有錢都買不到。 普通百姓不識字,印刷這種書籍根本賣不出去。 因此這類書籍,只有官府和世家才有收藏。 “陛下,這些都是賤業,如果陛下把這些書籍賞賜給扶桑,別人還以為陛下故意羞辱扶桑呢。”林軒一副我在為扶桑考慮的模樣。 后世評價扶桑派遣使,說什么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扶桑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林軒覺得這就是在扯淡,唐初時期的扶桑,有什么指的大唐學習的? 這個時候的扶桑,連文字都還沒有完全形成,就連他們的和服都是模仿唐朝的服侍。 說是模仿,其實根本沒有做出多大改動,直接說抄襲都可以。 就連他們的榻榻米和生魚片,都是從大唐學習的。 大唐對扶桑的影響可以說是方方面面的。 后世有句話是這么說的,要想看漢唐文化,就到扶桑。 就這樣兩個國家,你說有什么好交流的? 李世民深以為然的說道:“沒錯,那些都是賤業,朕怎么能把關于賤業的書籍賞賜給扶桑呢?這事不用再提了。” 津本陽都快哭了,不過他并沒有覺得林軒是在針對他。 他來到大唐這么久,對大唐也算有些了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