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侯爺,雖然你的詩寫的確實不錯,但是那些人肯定早有準備,而且也不會光比詩,到時候輸了怎么辦?”徐耕苦笑道。 “我算是看出來了,什么比試是其次,你是想讓我找一些大儒到書院教書吧?”林軒沒好氣的說道。 說什么不能請外援,還不能輸,又說他不是對手,說了這么一大堆,林軒總算是明白徐耕的意思了。 徐耕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侯爺,學院要想發(fā)展壯大,學院就要有大儒坐鎮(zhèn)。” 林軒明白徐耕的意思,無非就是名師效應罷了,但是他到哪去找大儒去。 他出身商賈之家,在重視出身的古代可以說是低的不能再低了。 別說大儒了,徐耕這些人好歹是國子監(jiān)出來的,要不是出身寒門,就算有孔穎達幫忙,這些人也不可能到泊遠書院教書。 三國時期,曹操辛辛苦苦才招攬了一些人才,打下一小塊地盤。 而袁紹呢? 光憑袁家四世三公的名頭就有一大堆人才投靠,直接一統(tǒng)北方。 劉備更慘,雖然他之前自稱是漢室宗親,但是一直不能證實,所以前期他根本招攬不到什么人才。 要不是有兩個結(jié)拜兄弟,都等不到招攬諸葛亮,他就完蛋了。 后來劉協(xié)為了對抗曹操,拉攏劉備,承認了劉備的宗室身份,劉備入荊州的時候才會有那么多人投靠。 在古代出身比學識才能更加重要。 別看林軒現(xiàn)在是侯爵又是駙馬,那些有名的大儒根本不會鳥他。 別說林軒了,就算是李世民,有時候那些大儒都不給面子,更別說他了。 “這件事我會想想辦法的,你先去回復他們,打聽打聽比試什么,我也早點做做準備。”林軒說道。 “那我就先告辭了。”徐耕起身說道。 …… 長安東市的一處宅院,此時大廳里坐著二十多個人。 這些人年輕的有四五十歲了,年紀大的看樣子都將近七十歲了。 除了做著的二十多人,他們每人身后還站著一兩個年紀在二十歲左右,一身書生裝束的年輕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