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四十章 杜荷的謀劃-《我在大唐能簽到》


    第(2/3)頁

    “孤自然知道,但是這件事和母后讓孤陪雉奴去探望麗質(zhì)有何關(guān)系?”李承乾問道。

    杜荷沒有回答李承乾的問題,而是說道:“陛下之前下旨,非科舉不得入仕,但是世家反應(yīng)并不大,殿下可知為何?”

    “因為天下讀書人,大多數(shù)還是出自世家?”李承乾猜測道。

    杜荷搖了搖頭,說道:“除了這一點外,另一個原因就是世家壟斷了教育,天下讀書人,大多數(shù)出自世家,剩下的一小部分里面也有很多是世家的門生,真正的寒門子弟并不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朝廷對科舉并不重視,錄取的人也非常少,所以世家不是很在乎。”

    雖然唐朝采用了科舉制度,但是進士科每次錄取的人數(shù)最多不過二三十人,唐玄宗時期還出現(xiàn)過一個人都不錄取的。

    明經(jīng)科最多也不過錄取七八十人。也就是說這文舉每次錄取的人數(shù)最多不過才一百人,少的時候二三十人也都算正常。

    試想一下,一個有幾千萬人口的大帝國,擁有無數(shù)的官員。而文舉每次錄取最多才百十來人,錄取的人數(shù)根本跟不上官員的更換速度。這就說明,唐朝的官員絕大多數(shù)文官都不是靠科舉制上來的。

    這也是世家對李世民的那個召令反應(yīng)不大的原因。

    科舉才能錄取多少人?

    就算現(xiàn)在開始放款錄取人數(shù),你總不能一次性錄取個幾千人吧。

    錄取個幾百人,根本不夠用,最終還是要舉薦。

    而且世家壟斷教育,科舉錄取的大多數(shù)還是世家的人。

    至于說國子監(jiān),可以理解為是一座大學。

    他招收的是官宦子弟,和地方上推薦上來的有一定才學的人。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非科舉不得入仕,在世家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李承乾還是沒有明白杜荷的話,靜靜的等待下文。

    “而駙馬建立了一座書院,自然成了世家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才有了這次的比試。陛下前去就是為駙馬坐鎮(zhèn)的,很有可能,這個書院就是陛下暗中支持駙馬建立的,為的就是打破世家對教育的壟斷。”杜荷猜測道。

    “這和孤去探望麗質(zhì)有何關(guān)系?”李承乾不解的問道。

    “殿下你想啊,這座書院要是真的是陛下暗中讓駙馬建立的,那么以后這座書院的學生都可以算是天子門生了,其中有才之士,定會得到陛下的重用,如果能提前拉攏……”杜荷笑道。

    李承乾眼睛一亮,不得不說杜荷說的非常有道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蒙自县| 淳化县| 恭城| 镇平县| 绥阳县| 沁源县| 如皋市| 浮梁县| 德钦县| 屏边| 巴林左旗| 邵阳市| 图片| 唐海县| 阜新市| 双鸭山市| 临沂市| 桦川县| 缙云县| 江都市| 甘泉县| 台山市| 贵德县| 天峻县| 南乐县| 汤原县| 民勤县| 夏邑县| 棋牌| 贵南县| 华安县| 桓仁| 新安县| 墨江| 平原县| 津南区| 桑植县| 德清县| 香格里拉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