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林軒一怔,李承乾說的好像也有道理。 詞最出現在南朝,隋唐時期已經興起了。 但是為什么人們一提到詞,想到的便是宋朝呢? 因為最早的詞非常俗,加之唱詞的都是煙花巷柳的伶人,屬于下九流。 所以文人都不屑于去寫,加上上層人士并不認可這種文體,就導致了詞并沒有發展起來。 一直到五代十國,詞受到上層人士的喜歡,才開始發展起來。 加上無數文人墨客,寫出了很多流傳千古的詞,讓人們知道,詞原來也可以寫的大氣磅礴,詞也可以明志,詞不單單只是俗,為詞賦予了新的生命。 但即便在詞非常發達的宋朝,也不是所有詞都能受到認可。 就拿“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柳永來說,他的詞被廣泛傳唱,每寫一首詞,要不了多久,在大街小巷就能聽到有人傳唱,這一點,即便是蘇軾都比不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柳永的詞寫的非常的‘俗’。 “問君能有許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意境,不會有幾個市井百姓能理解。 而柳永的詞讓上到士大夫,下到市井百姓,都能聽的懂。 正是因為其‘俗’所以才受到追捧。 然而這種‘俗’卻不被上流人士認可,導致柳永一直到暮年才考中科舉。 可以說,宋朝的詞并不是一開始的詞,而是宋朝文人開辟出新的一個流派。 而《清平樂·畫堂晨起》就不是傳統的俗詞,也為天下文人開了一個頭。 難道自己開創了一個流派? /71/71101/2581178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