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誓師-《我在大唐能簽到》
第(1/3)頁
事實上這種說法根本沒有任何依據。
李世民之所以要打高句麗,是因為高句麗太強了,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大唐。
眾所周知,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李世民打了一次,李治時期打了三次,隋唐兩朝打了六次累計動用的兵力多達幾百萬,最終才滅掉高句麗,高句麗的實力可見一斑。
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隋文帝時期,隋朝就已經和高句麗打過一仗了。
598年,中原遼西遭到高句麗侵犯,隋文帝楊堅在大怒之下派了30萬兵力,分為兩路進攻該國,準備一把踹掉他們的老巢??上С霰臅r機不對,剛好遇上雨季,糧草無法供應,又遇上病疫,不但沒有踹掉對方,反而損失大量兵力。不過高句麗也被嚇到了,趕緊派人向隋文帝謝罪,隋文帝看到對方態度良好,于是收兵。
歷史上所寫的隋文帝并不算太好,是因為隋朝僅存兩代就被替代,楊廣是亡國之君,后人在書寫這個朝代的時候自然不會客氣。
楊廣雖然好大喜功,但是在收拾高句麗這件事上,他卻有口難言。先后派兵三次,都沒攻打下來,最后自己還被國滅身死。當楊廣最后一次舉全國之力攻打高句麗時,高句麗也很崩潰,眼看高句麗即將被打敗,高句麗卻派人前來詐降,騙得楊廣打道回府。戰前危機一解除,高句麗便又開始趁機侵略。因為這個國家集游牧和農耕于一體,對中原的威脅實在太大。如果說楊廣的策略是錯的,大唐的兩代君主又怎么可能延續他的做法呢?可是盡管他的決策是對的,在經歷了三次征伐之后,不但沒能解決外部威脅,反而造成內亂不斷,最終葬送了國家。隋朝已經不在了,但是高句麗這個威脅依然存在,就算付出巨大的代價,也只能接著打,一直到它消失為止。
李淵上位后,高句麗曾經主動向唐朝進貢,李淵也采取懷柔政策,放了這個國家的俘虜。雖說兩國之間來往頻繁,可是誰都知道,終有一場大戰。高句麗不惜花費巨大的代價建造邊境長城,唐朝方面,李世民自然容不下高句麗的存在,為了大戰,兩代皇帝不斷的增強國力,在國力恢復了大半之后,總算在唐高宗李治的手里圓滿完成了這一歷史使命。
歷經父子兩代以后,高句麗總算被滅。這塊如此難啃的骨頭,總算被唐朝啃了下來,而高句麗這個政權也徹底消失在歷史上,從此了無蹤跡。
所以在對待高句麗的問題上,林軒是支持李世民的。
李世民一生征戰可謂是戰無不勝,然而去在高句麗之戰遭遇了‘滑鐵盧’。
不能說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算是輸了,只能說沒有達到既定的目標,算是失敗了。
李世民失敗的原因是因為高句麗的許多城池都是依山而建,易守難攻,加上高句麗有六十萬兵馬,抵抗頑強。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平远县|
河池市|
黄石市|
平安县|
庆安县|
长白|
南丹县|
白玉县|
丰宁|
蒙城县|
平果县|
青神县|
贡觉县|
屯昌县|
拜城县|
普陀区|
涿鹿县|
津南区|
沽源县|
延吉市|
包头市|
固安县|
和田市|
鹤峰县|
平阳县|
阿合奇县|
贞丰县|
黄浦区|
榆中县|
巴中市|
章丘市|
黔东|
辽源市|
陕西省|
亳州市|
库尔勒市|
施秉县|
化德县|
武陟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