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典禮的祭臺還沒建好嗎?” 龐統看著徐庶問道,這幾天他們可是忙壞了,自從榜文發出,大典就進入倒計時,而大典所需的祭臺就成了重中之重。 “楊德祖所言的祭臺正在加緊施工,都是軍中得力的匠人,三天之內應該可以完工!” 徐庶擦了擦額頭的汗,雖然已經進入冬天,氣溫也降了不少,但他現在每天都是忙得大汗淋漓,像是盛夏酷暑一般。 “楊修也是的,祭壇那么麻煩為什么不早說,弄得工期這么緊,施工完了還要裝飾呢!” 龐統埋怨起楊修來,楊修從家中典籍里得到的祭臺規格相當復雜,祭臺分三層,最下層為八邊形,每邊長五十丈,對應天道之數和八荒方位,這一層將站中下層官員將領;祭臺二層為正方形,每邊長二十四丈,對應四御和二十四節氣,這一層將是高層官員和貴族站立之地;最上層為圓形,直徑九丈九,象征天地最高的位置,是主公封禪之所。 對于這形狀有些怪異的祭臺,賈詡、龐統和徐庶都是抱有懷疑的,他們從未聽說祭臺三層分三種形狀的,但楊修拿著典籍指明這是上古祭臺的規格,黃帝祭天事用的。 對于黃帝當年祭天是個什么規格沒人知道,那都已經在傳說中了,有說當時有神靈和神龍參與,什么風婆、雨神、應龍都在,什么皇帝祭天為王之后有四張臉可是巡視四方。 “呦,忠孝無雙楊德祖今天怎么有功夫來我們這兒看看?” 突然龐統看見楊修來了,于是出言譏諷,這幾天他和徐庶忙得覺都沒得睡,楊修這家伙卻一直在家里扮孝子偷懶。 “士元啊,我不是故意偷懶的,這不是為了完成主公的命令嘛!” 楊修陪笑道。 “你這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用得不錯嘛,現在都傳了,楊修那是忠孝無雙!” 龐統卻不買賬,楊修那天一出府衙就回家去了,到了家門口就跪下了,那是嚎啕大哭啊,痛斥自己不孝,父母在晉陽他這么久都不回來看望。 這一哭就引來人圍觀,楊彪在府里得知楊修來了這么一出有些不好意思出門,楊修在他心中一直是叛逆的,怎么今天一會來就這樣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楊彪坐不住了,再任由楊修這么鬧下去,楊家的臉面就要被丟光了,楊修一見父親出來連忙去請罪,楊彪想早點結束鬧劇肯定是出言原諒楊修。 這一原諒就不得了了,楊修借著話茬就解釋起來,什么冀州自黃巾起義之后連造戰火十余年,主公不忍冀州平民受苦,平地冀州,但戰火早已讓冀州滿目瘡痍,主公認命他為冀州刺史,他為了報主公之恩為了冀州平民只能舍小家為大家,學習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精神,常留冀州治理地方。如今初見成效,主公念他辛勞,連下十八道詔書強令他回晉陽探親,侍奉父母一些日子。 本來楊彪是不明白兒子怎么突然變成這樣的,可一聽楊修的話,他立刻明白了,這是在幫呂布立威啊,化解了呂布仇視大族的傳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