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孝子之養(yǎng)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百善孝為先。” 這兩句詩詞一直以來都是魏安邦最為尊奉的詩詞之一,在孝道這一方面,魏安邦雖說沒有文化,可是卻做得比很多人要來的強。至少比起他的那兩個舅子來說,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魏安邦其實對于兩個舅子一直都頗有成見,這點早就已經(jīng)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 莫家原本是有一處宅院,宅院并不是很大,一百多平米的小院子是莫家唯一的一處房產(chǎn)。而讓魏安邦意見最大的便是出在這一處房產(chǎn)上面。 莫少英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哥哥莫劍濤、弟弟莫劍波,外加上姐姐莫少霞。 在華夏一直有一個風俗習慣,那便是孩子成年不久之后,便會進行分家,這點在粵省尤為的普遍。跟很多家庭一樣,在十幾年前莫家就已經(jīng)完成了分家。(真人真事) 原本一個整體的宅院硬生生被分割成了兩半,一半歸屬哥哥,一半則是歸屬弟弟。 原本按理來說,一般分家之后,兄弟們就應該開始輪番贍養(yǎng)父母,安排新的住處安排伙食等等。 可偏偏最讓魏安邦痛心的一點便是,他所謂的兩個舅子贍養(yǎng)父母的手段,竟然是把屋子外面的豬圈給簡單的改造一下,便讓自己的父母住在里頭,至于所謂的伙食,更是從來沒有拿出過半分。 倒也不是說沒有錢,老人家一個月下來,所花銷的錢恐怕抵不過兩人隨便的一頓酒錢。 原本擁有兩個兒子的老人家,怎么說生活應該過得不錯,原本應該像大部分的老人家一樣,沒事出門溜達兩圈,種種自己喜歡的花草,釣釣魚,走朋訪友。 可偏偏現(xiàn)實卻與理想完全的背離,兩個老人家要不是這些年有兩個女兒一直贍養(yǎng),恐怕早就已經(jīng)滿身是病了。 所以每當一提到自己的兩個舅子,向來脾氣很好的魏安邦也會出現(xiàn)少有生氣的神情。 “哎,這事我到時候跟他們兩兄弟說說吧。”莫少英眼里閃過一絲痛苦,沉吟了一句說道。 “爸媽,你們放寬心去說,只要你們說,他們肯定會愿意的。”魏旭忙不迭的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