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廣益嘆了口氣,道:“本官又何嘗不知,可惜朝廷諸公太急著想要解決掉虎字旗,若能再多給本官幾年,未必不能把虎字旗這個禍端化解于無形。” “可惜東翁您的一番準備,卻因為朝廷的一些人不得不放棄。”胡明義附聲說道。 李廣益擺擺手,道:“不說這些了,本官記得大同上一任劉巡撫的時候,曾對虎字旗招安過,那時也沒見虎字旗反應有多激烈,你去過新平堡,也見過虎字旗在新平堡那里的主事之人,你覺得虎字旗為何要拒絕招安。” 他想不出來虎字旗拒絕招安的理由,他知道劉恒是個聰明人,不可能不明白虎字旗就算在大同打贏了幾場勝仗,也傷不了大明的傷筋動骨。 胡明義認真的想了想,道:“學生雖然沒有見到劉恒,但通過接觸到的那個亂匪頭目,感覺他們絲毫沒有接受朝廷招安的意圖,似乎下定了決心要與朝廷對抗到底。” “難不成劉恒瘋了,還是說虎字旗其他人也跟他一樣瘋了,真以為在草原上有了那么丁點的立足之地,就可以在大明為所欲為了。”李廣益抬手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心中認為虎字旗不愿意接受招安,依仗就是虎字旗在草原上有一處立足之地,就算在大同失利也能退回草原,就像當年北虜犯邊一樣。 胡明義等李廣益發泄完怒火,才敢說道:“要不然我去趟榆林鎮,通過李副總兵的關系去一趟青城,說不定見到了劉恒,能夠得到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不行,你通過榆林鎮去往青城,落到有心人眼里,李家很可能會被人戴上一個通匪的帽子,太冒險了。”李廣益搖了搖頭,拒絕了他想要去青城的提議。 胡明義說道:“不能去青城,那咱們只能按李副將說的,堅守大同鎮城,等待朝廷的援兵,可這樣一來,東翁您將來未必還能繼續坐鎮大同。” “只要能守住大同鎮城,朝廷頂多罷免本官的巡撫,將來未必沒有復起的機會。”李廣益語氣沉重的說。 嘴里說的輕松,可他知道,真要蹉跎幾年,以他的年紀,很難再有機會入主六部或者進內閣,就連邊地巡撫的位置都很難再落到他身上。 一個不知兵,就足以讓他無法在巡撫的位子上立足。 胡明義也明白這個道理,嘆了口氣,道:“虎字旗早不造反晚不造反,等東翁您上任后才造反,不管怎么說東翁您上任后看李副總兵的面子上,也算幫過他們,他們這不是忘恩負義嗎。” “住口。”李廣益呵斥道,“以后這種話不許說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