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哈倫告魯四面環(huán)山,氣候宜人、各色美麗的格桑花盛開,風(fēng)景十分秀麗。無人看守的牦牛和山羊乖乖地聚在一起吃草。內(nèi)行廠的人在四周考察,攜帶霰彈槍的死士們駐守四周。 一切安靜而祥和。 寧瑾正處于崩潰的邊緣。 “太子爺人呢?!”他咆哮著沖胡玢喊道。不遠處吃草的山羊們受驚后沖著他直叫喚。 胡玢愁眉苦臉地回道:“寧公公,這里無人管理,臨時由在下負責。下官收到西廠小旗的回報趕來時,和您一樣沒見到太子殿下。太子爺、英國公世子等人騎著馬離開,說是要到韃靼人的老巢探聽消息。” “太子爺離開多久?”寧瑾磨著牙問。 胡玢緊皺眉頭說:“已經(jīng)有兩日。下官曾派人追出去,失去太子殿下的蹤跡。此次送來的優(yōu)良戰(zhàn)馬為女真人精心飼養(yǎng),疾如風(fēng)、快如電、耐力佳,普通戰(zhàn)馬根本就追不上。” 寧瑾讓隨從拿來地圖。正北方的元上都、應(yīng)昌城離此地700多里,太子爺想建立的大寧城在東北部400里外。此地離京師也在400里左右。 “太子爺真會選地方。”寧瑾的雙拳捏得格格作響。 他惡意地揣測:太子肯定是提前避開戰(zhàn)場。 太子除了要建大寧城,還想在這里建中轉(zhuǎn)站。而他寧瑾和騰驤四衛(wèi),是太子利用的棋子。與韃靼小王子在此地決戰(zhàn),他們還能剩下多少人? 這里的地形加上內(nèi)行廠的建設(shè),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和火器,就能把韃靼人拖入泥潭。不管是輸是贏,他寧瑾手下的兵十去八九。到底是誰給太子爺出了這個一石二鳥的計謀?蕭敬?陳寬?還是劉瑾?在內(nèi)宮拔掉他的眼線還不夠,還想要奪走他的兵權(quán)!寧瑾開始考慮接受皇后娘娘的橄欖枝。 “百戶,太子殿下密信!”一位動蒙古語的西廠小旗從穿蒙古袍的婦女手中接過密信,轉(zhuǎn)呈給胡玢。 胡玢匆匆打量紙張,這是書寫筆套裝里的活頁紙,上面留有內(nèi)行廠特殊的標記。一目十行看完信,胡玢神色緊張。 “寧公公,火篩帶領(lǐng)5萬多人馬往此地而來。他們用一萬漢人奴隸開道,其中3萬輔兵,真正的精兵只有1萬人。”胡玢把密信遞給寧瑾,“太子殿下希望寧公公能指導(dǎo)內(nèi)行廠死士一二。” 謹慎的寧瑾立刻派出探子偵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