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謝遷犀利地問:“不管陜西的災情如何,朝廷都沒有糧食救助。萬一缺糧造成民變,該如何處理?” 侶鐘無言以對。 寂靜無聲的奉天殿變得有些陰冷。 吏部給事中林廷玉上奏:“臣以為此次災禍乃上天示警。先帝設都察院、六部給事中開言路。然十五位御史同時‘心疾’,御史王綬死于北鎮撫司詔獄。天理昭彰!” 御史燕忠進言:“陛下繼位初革傳升文官,今又升數百匠役為官。和陛下的初政相背。” 河套遷入的大量百姓拖累內行廠、西廠的發展。使得內行廠人心不穩。陛下為了安撫內行廠眾人,提拔出色的技師當官,瞬間穩定京師內行廠的人心。龐大的內行廠是太子無法無天的依仗,必須要被清除。 “陛下繼位初逐番僧佛子,斬妖僧。然此次竟然讓番僧入宮設壇慶贊。”又有御史發難。 河套竟然容許建立番僧寺院,太子身邊有番僧出沒。令他們浮想聯翩。 “懇請陛下下罪己詔!”林廷玉下跪請求。逼陛下下罪己詔的緣由,大部分是因為太子失德。即便陛下不遷怒太子,也會對太子不滿。 朱壽可把弘治帝坑得不輕。 奉天殿內外一片嘩然。 有官員贊同,也有反對。雙方唇槍舌戰不休。 弘治帝雙眼充滿怒氣,龍袍下的雙手緊握,臉上帶著氣憤的紅暈。冷嗖嗖的目光在三位閣老身上打轉。 太祖罷相,結束兩千多年來相權和皇權的相爭。可笑的是,一百多年后皇帝的權利還是被壓制。弘治帝不是被大臣在朝上罵得最慘的皇帝。仁宗病彌留之際還對夏原吉說:“李時勉侮辱朕!”。還有先帝也沒逃過大臣們的口誅筆伐。 “三位閣老也覺得朕需要下罪己詔?”弘治帝面無表情,不冷不熱地問。 第(3/3)頁